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高市早苗的胜利,在日本政坛无疑是一座里程碑,作为自民党历史上首位女性总裁,原本,她也应该顺利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结果因为她的一反常态,反而让日本政坛的“卡壳”问题彻底暴露。
那么,她到底做了什么?中方为何不发贺信?真正的赢家又是谁?
![]()
大佬背后的交易
高市早苗在国内的权力根基,从一开始就带着点“寄人篱下”的味道,说白了,她的胜利与其说是个人魅力的征服,不如说是一场精准的派系交易。
选举的关键时刻,来自“麻生派”那决定性的43张国会议员选票,像天平上最后的砝码,稳稳地将她送上了总裁宝座。赢了是赢了,但人情债也欠下了。
![]()
这份权力不是独享的,而是共享的,作为回报,前首相、麻生派的领袖麻生太郎已经坐上了自民党副总裁的高位。可以预见,在高市组建的新内阁里,麻生派的成员必然会占据一批举足轻重的职位,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
曾经在党内被边缘化的“麻生派”,一夜之间咸鱼翻身,从“非主流”摇身一变成了执政的“主流派”。这对于高市早苗来说,无疑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她的内阁,与其叫“高市内阁”,不如说是“高市-麻生联合内阁”。未来任何一项重大决策,都必须先掂量一下盟友的脸色,权力从内部就被上了第一道锁。
![]()
悬在头顶的利剑
党内的掣肘只是其一,国会里的程序性挑战,才是悬在她头顶的另一把利剑。要知道,当上自民党总裁,可不等于自动就是日本首相。
真正的考验,是在国会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去年的石破茂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同样当选总裁,意气风发,随即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结果呢?执政联盟的席位没能过半,首相地位一度岌岌可危。
![]()
若不是在野党内部闹分裂,没能拧成一股绳,石破茂的首相大位恐怕早就丢了。现在,高市早苗面对的,是和当时石破茂几乎一模一样的窘境。
在野党那边已经有声音传出,提议大家联合起来,共同支持国民民主党的党首玉木雄一郎。虽然因为各派政治立场差异巨大,这种联合行动的可能性并不高,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它逼着高市在政策上必须步步为营,不能有丝毫任性。她的权力,在议会层面显得格外脆弱。
![]()
鹰派翅膀被绑上了
高市早苗长期以来最鲜明的标签,就是那个对华强硬的“鹰派”形象。可当她真正坐上最高决策者的位置时,这个标签反而成了一件限制她行动的“紧身衣”,逼得她在赤裸裸的现实利益面前,不得不进行策略性的收缩。
中国的反应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与石破茂当选时中方发来贺电不同,这次北京方面异常冷静,连一封贺信都还没发出,而且官方的回应更是耐人寻味——“这是日本内部事务”。
![]()
这种表态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机锋。紧接着,中方就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发出警告,提醒日方要恪守过去的政治承诺,并明确提出了坚持中日政治协议、履行承诺、采取理性对华政策这三条底线。
这套“冷处理”组合拳,其实是在主动塑造外交边界,清清楚楚地告诉高市,你那些强硬言论的试探空间极其有限,红线早就给你画好了。
与此同时,压力不仅来自中国,也来自盟友圈。为了维护更宏大的同盟体系,她甚至不得不暂时牺牲掉自己标志性的个人政治立场。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她决定放弃原定于10月17至19日参拜靖国神社的计划。
![]()
此举当然有顾及中国感受的成分,但更深层的考量,是为了维护与韩国的关系。要知道,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和前任尹锡悦可不是一个路数,高市如果执意参拜,势必给刚刚有所缓和的日韩关系一记重击。
而日韩关系一旦紧张,直接影响的就是美日韩三边同盟的稳定,这可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这表明,她的决策自由度,早已被盟友关系牢牢地约束住了。她的角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日本鹰派代表,而是整个区域稳定棋局里的一颗棋子,个人意志必须服务于更大的地缘战略。
![]()
昨天的我打倒今天的我
深入探究高市早苗这个人,你会发现她自身的政治思想演变,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她个人的包袱,也折射出当代日本在国家定位上的集体迷茫,让她的领导力充满了变数。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极力主张依靠美国对抗中俄,甚至考虑允许美国在日本部署核武器的政治家,年轻时竟是“对美国说不”的坚定支持者,高喊着日本要独立自主。
这种180度的惊天大反转,让人很难看清她决策的核心逻辑到底是什么。这究竟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调整,还是见风使舵的机会主义?这为她的执政前景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不可预测的阴影。
![]()
再看她当下的姿态,无论是对台湾问题保持克制,至今未发表强硬言论,还是暂不参拜靖国神社,这些行为在外界看来,更像是一种“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前的策略性“暂避锋芒”。
有学者就认为,她对华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长期来看,大概率还是会延续“安倍路线”。这种“策略性模糊”,意味着她此刻展现出的善意或克制,随时都可能翻转。她的领导力,因此缺乏一种稳定性和可信度,其执政根基似乎建立在短期算计之上,而非长远的政治愿景。
![]()
结语
高市早苗创造了历史,但历史的潮流也将她推入了一个权力的悖论之中。她坐上了最高的位置,却发现方向盘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党内有麻生派这样的“盟友”在旁牵制,国会有在野党磨刀霍霍,外交上面对的是中国的底线和美国的战略布局,甚至她自己矛盾的过去,都成了束缚当下的枷锁。
她的处境,或许正是当代日本政治困境的一个缩影。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尤其是在“特朗普2.0”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如果无法理清自身的历史定位与未来方向,即使选出再具象征意义的领袖,也终究只能在迷雾中步履蹒跚。
红星新闻2025-10-04《高市早苗当选,外交部回应》
新京报2025-10-07《日本自民党高层人员调整 麻生太郎任副总裁》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