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一山同学
编 辑 / 轻舟
排版 / Rinz
提及《宝可梦》(Pokémon)系列动画,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持续了二十余年、陪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成长的电视动画(TVA)系列——小智与皮卡丘的冒险故事。当然,随着《地平线》的播放,小智与皮卡丘的故事也成为了历史。
![]()
《宝可梦》TVA系列作为《宝可梦》IP矩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成功地将其影响力从游戏领域拓展至全球的家庭荧幕,奠定了其“国民级IP”的坚实基础。最近几年,《宝可梦》TVA也拥抱了互联网流媒体浪潮,开始与电视同步播放。
然而,随着媒介环境的剧烈变迁,特别是互联网流媒体平台的崛起和全球化Z世代观众审美趣味的多元化,仅仅依靠风格相对固定、面向儿童(子供向)的TVA,已不足以支撑这个“世界第一IP”的庞大野心。
近年来,The Pokémon Company(下文简称TPC)频繁通过“宝可梦直面会”(Pokémon Presents)等线上发布活动,密集地公布了一系列制作精良、风格各异的Web动画短片(为了更贴合中文语境,采用“Web动画”这样的说法;欧美这边更习惯说成ONA,Original Net Anime,网络原创动画)。
01
“国民IP”到“全球媒介帝国”的动画新战略
从忠实还原游戏名场面的《宝可梦世代》,到引发作画爱好者狂欢的《破晓之翼》,再到与世界顶级动画工作室的跨界合作,我们看到了一条精心规划的“第二战线”。而TPC联合Netflix、委托给《轻松熊》系列定格动画的制作公司Dwarf Studio制作的《宝可梦礼宾部》第二部,也在今年9月4日正式上线。
![]()
在笔者看来,如此高频次地委托制作Web动画,对于《宝可梦》整个企划而言,其企划初衷并非把这些作品当作简单的衍生品,而是一次庞大的IP布局。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梳理并分析《宝可梦》IP在Web动画领域的开拓之路,探讨其如何从初期的谨慎试水,发展到有意识地拥抱“Web系”创作者,形成独特的风格化美学;并进一步分析其如何跳脱传统二维手绘动画的框架,与全球顶尖的定格动画工作室展开合作,实现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跨越。
通过这条路径,我们或得以窥见这个商业价值超千亿美元的媒介帝国,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通过动画这一核心媒介,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巩固并拓展其文化影响力的;而这些作品,又如何展现出“动画的力量”,深刻地影响到世界第一大IP的媒体战略。
![]()
今年“宝可梦日”(每年的2月26日)上线的web动画《快龙与小邮递员》
02从再现游戏到树立独特风格
《宝可梦》Web动画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6年为纪念《宝可梦》系列诞生20周年而推出的《宝可梦世代》(Pokémon Generations)。

从制作阵容上看,这次尝试显得颇为“正统”——主要制作方依然是长期负责TVA及剧场版的OLM工作室。当我们看到《世代》协力制作的名单,会发现像Production I.G、Wit Studio、Signal.MD等IG Port集团旗下实力派工作室的名字赫然在列,这已经为日后制作权的“去OLM化”,和后续Web动画与IG Port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从《世代》的核心创作思路,能看出TPC对于Web动画的规划与TVA的根本分野,并为后续Web动画的剧作方向定下了基调。
长久以来,《宝可梦》TVA虽然取材于游戏的世界观、角色与宝可梦设定,但其叙事本质上是“角色驱动”的。无论是小智与皮卡丘的旅行,还是《旅途》中的双主角设定,乃至新作《地平线》莉可与罗伊的全新篇章,《宝可梦》游戏世界更像为形形色色的角色们构建一个宏大的“舞台”,动画制作组在此之上进行着符合长篇连载需求的创作,着力于塑造角色与宝可梦的成长弧光。
这种模式在维持系列稳定性和观众黏性上功不可没,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隔阂——许多游戏玩家津津乐道的剧情高光场面、世界观深层设定、剧情的隐线,在TVA中或被简化,或被完全舍弃。
![]()
《世代》则精准地瞄准了TVA留下的这片“空白区”。它彻底摒弃了原创主角的视角,转而采用“事件驱动”的单元剧形式,每一集都聚焦于《宝可梦》游戏正作(第一代至第六代)中的一个关键时刻或传说片段。无论是赤红与皮卡丘在常青森林的初遇,还是玩家与N在等离子团城堡的对决、AZ与花叶蒂的千年羁绊,这些在游戏中通过像素、建模和有限文本呈现的“名场面”,在动画中得到了高规格的呈现。而后续的《宝可梦 起源》,也延续了《世代》这个思路。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核心玩家群体的一次“Fan Service”(粉丝服务)。更重要的是,它确立了宝可梦Web动画的第一个核心功能:作为游戏本体的延续,与玩家完成了情感上的连接与承托。它不再需要承担塑造全新主角、维系长篇叙事的任务,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能够以最精炼、最具冲击力的方式服务于IP世界观的深度构建,满足《宝可梦》系列游戏玩家的情感需求。
而真正让宝可梦Web动画实现从补完游戏内容到追求美学自觉的,是2019年配合游戏《宝可梦:剑/盾》推出的《破晓之翼》(Twilight Wings)。这次,TPC大胆地将橄榄枝抛向了当时因《进击的巨人》而声名鹊起的Wit Studio,并启用了一位足以定义一个时代动画风格的关键人物——山下清悟担任监督。
![]()
山下清悟是“Web系”作画风格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加入,为《宝可梦》动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像质感。
《破晓之翼》的革命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叙事切口的微观化与人文化:与《世代》聚焦宏大事件不同,《破晓之翼》将镜头对准了伽勒尔地区的普通人与宝可梦之间的细腻情感联结。渴望观看丹帝比赛的住院男孩、对自身实力感到迷茫的格斗道馆馆主彩豆、驾驭着钢铠鸦出租车的司机……这些游戏中的NPC或配角,在《破晓之翼》中成了故事的主角。这种“群像剧”式的叙事,极大地丰富了伽勒尔地区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的真实感与厚度,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个“人与宝可梦共同生活”的呼吸着的世界。
![]()
演出与作画的风格化探索:在山下清悟的主导下,《破晓之翼》呈现出一种区别于TVA工业化、标准化制作流程的“作者性”美学。动画采用了更加写实的光影处理与柔和的色彩指定,营造出近似剧场版动画的精致感。在作画层面,它非但没有回避,反而主动拥抱了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原画师(比如绘制了超极巨化喷火龙战斗场面的华裔原画师Weilin Zhang),使得角色的动态表演极富张力与生命力。
例如,彩豆在荒野中与宝可梦一同训练的段落,其肌肉线条的描绘、力量感十足的动作设计,都展现了TVA中罕见的写实主义作画风格。这种对“Sakuga”(作画)瞬间的重视,直接回应了网络新生代动画爱好者的审美诉求,就像现在不少大企划的TV动画,典型的有如《灵能百分百》《咒术回战》《胆大党》等。

对“空气感”的营造:这是《破晓之翼》在艺术上最为人称道的成就之一。所谓“空气感”,指的是知名动画人山田尚子所营造的风格,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环境描绘、光影变化、音效设计等视听语言,共同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空间氛围与情绪基调。
《破晓之翼》花费了大量笔墨去描绘并展现伽勒尔地区独特的英伦田园风光、蒸汽朋克风格的城市景观,以及宝可梦融入自然与社会的生活细节。这种对环境的细腻刻画,超越了简单的“背景”功能,使其本身成为叙事的一部分,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沉浸感。
![]()
可以说,从《宝可梦世代》到《破晓之翼》,宝可梦Web动画完成了一次关键的进化。它不再仅仅是“游戏的附庸”,而是开始成为能够独立产生美学价值、反哺游戏世界观的艺术作品。这次成功的转型,也让TPC意识到,与风格化的外部工作室以及风格化的创作者合作,是盘活整个IP动画生态的关键。
03
“作画”切片的互联网传播逻辑
《破晓之翼》的巨大成功,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TPC看到了风格化创作者与《宝可梦》这一经典IP结合所能产生的惊人化学反应。此后宝可梦Web动画企划,便开始有意识、成规模地与这批成长于互联网、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的动画人才展开深度合作。
当然,我们需要界定何为“Web系”动画师。这一概念并非指某个严格的流派,而是对一批动画师的统称。
狭义上的“Web系”,就是指三个人,分别是山下清悟、沓名健一和りょーちも(泽良辅)。随着概念扩大,广义上的“Web系”原画师是指在21世纪初随着电脑和绘图软件的普及而崭露头角,以Flash(现Animate CC)、Blender等数字工具为主要创作媒介,通过个人网站、社交媒体(如X)等网络平台发布个人作品、积累声誉的原画师,且很多为非日本本土原画师。这些原画的创作往往不受传统动画制作流程的严格束缚,更强调动态的流畅性、视觉冲击力与个人风格的极致发挥,而非对人设的“忠实还原”。(不过这也导致这些原画存在一些关于“基本功”的非议,但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
但不得不承认,因为这些原画对“运动”本身的迷恋,让他们的作品天然地具有在互联网上被切片、制作成GIF动图并病毒式传播的“作画模因(meme)”,并确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关于“Web系”的概念网络上存在一定争议,后面的行文中会尽可能避免出现该词。)
![]()
“Web系”另一个代表人物沓名健一成为了《只狼》动画的监督
TPC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对于Web动画而言,其传播的主要阵地是YouTube、X等社交平台,观众的注意力和传播速度是这些作品想要争夺的资源。一段几十秒、充满爆发力的作画片段,其传播效力远胜于平铺直叙的剧情。因此,TPC旗下的两个重要Web动画系列——《POKÉTOON》与《宝可梦传说:阿尔宙斯》的纪念动画《释雪二蓝》,都成了这些原画表现自己的绝佳舞台。
《POKÉTOON》系列,可以说是关于《宝可梦》的“日本动画(人)展览会”。它给予了创作者极大的自由度,每一集都可以是对于新美术风格的美学尝试。
例如,由井上卓执导的第一话《滑滑小子与谜拟丘》,运用了复古的卡通渲染风格和夸张的形变,充满了对美国黄金时代动画(如迪士尼、华纳兄弟早期作品)的致敬;而《等着我啊!鲤鱼王》则采用了绘本般的柔和笔触与温暖色调,讲述了一个治愈人心的童话故事。这种形式让《宝可梦》IP得以突破TVA固有的视觉框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吸引了大量非核心粉丝的关注。
![]()
《滑滑小子与谜拟丘》

《我变成了耿鬼?》
而由Wit Studio再度操刀的《释雪二蓝》,则延续了《破晓之翼》的精良制作与人文关怀,并将其置于古老的“洗翠地区”背景下。动画中,无论是宝可梦在风雪中充满野性的动态,还是细腻入微的角色表情演技,都体现了作品对“生命感”的追求。
这些充满张力的作画段落,迅速被全球的动画爱好者截取、分析、赞誉,在Sakugabooru等作画爱好者社群中引发热烈讨论,让作品得到快速的传播。
![]()
《释雪二蓝》
这场合作的“双赢”逻辑在于:
一方面,这些“互联网一代”的原画师,尤其是海外原画师,获得了顶级IP的创作资源与巨大的曝光平台,能够将自己的才华施展到全球家喻户晓的世界观中,这无疑是对其专业能力的极大肯定(顺带一提,《海贼王》动画也在这个趋势的影响下,从“和之国”篇开始有了这样的意识。)
另一方面,《宝可梦》通过与这些自带网络流量与社群影响力的创作者合作,精准地切入了核心动画受众圈层,打破了“子供向”的刻板印象,为品牌注入了符合Z世代审美需求的年轻化标签。

在笔者看来,将这一合作模式推向高潮的,是2020年发布的宝可梦特别动画MV《GOTCHA!》。这个项目由知名制作人川村元气(代表作《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担任企划与制作,邀请了日本国民级乐队BUMP OF CHICKEN演唱主题曲,动画制作则交给了以高质量战斗作画闻名的骨头社(BONES)。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监督是凭借《京骚戏画》和《血界战线》等作品树立了强烈个人风格的女性演出家——松本理惠。

由于《GOTCHA!》跟《宝可梦 世代》一样是以游戏主角和游戏内剧情进行改编,因此被不少《宝可梦》粉丝戏称为“《宝可梦 特别篇》改编先导动画” (注:《宝可梦 特别篇》是日下秀宪负责剧本,真斗、山本智担任作画的《宝可梦》衍生漫画,作品主要围绕《宝可梦》系列游戏的剧情进行改编)。《宝可梦 特别篇》漫画在中文社群中知名度很高,与游戏剧情和角色联系也极为紧密,所以游戏玩家一直期待《特别篇》能改编成动画,而《GOTCHA!》的出现,恰好成为了玩家们的“代餐”。

由中村丰负责作画的《宝可梦金/银》的山顶决战
松本理惠以其标志性的、信息密度极高且充满情感冲击力的蒙太奇手法,将《宝可梦》系列25年的历史浓缩其中:从初代主角团的剪影,到历代游戏主角与劲敌的闪回,再到无数宝可梦的奔跑、飞翔与战斗,整个MV的画面如同一场流动的盛宴。其作画阵容更是堪称豪华,集结了林祐己、中村丰等日本动画界的顶尖原画师。动画中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极致张力与奔放的想象力,与BUMP OF CHICKEN激昂的旋律完美融合,瞬间点燃了宝可梦粉丝的热情,截至笔者落笔,《GOTCHA!》在Youtube的播放量达到了惊人的近1亿次。
![]()
《GOTCHA!》的成功,标志着宝可梦Web动画战略的成熟。它证明了《宝可梦》不仅可以与Web系动画师进行“点”上的项目合作,也能够整合业界顶级的资源,策划出兼具艺术性、话题性与商业价值的“现象级”作品。
至此,《宝可梦》的Web动画之路已经从单纯的内容补充,演变为一个引领动画潮流、重塑品牌形象的重要阵地。
04
从手绘到定格:多样风格与全球化叙事
在二维动画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之后,《宝可梦》Web动画在风格化上更进一步,试图通过引入不同的动画媒介,进一步拓展IP的艺术边界与受众范围。定格动画,这一古老而独特的动画形式,成了TPC新的试验田。
2023年,由dwarf studios制作的定格动画《宝可梦礼宾部》在Netflix上线。dwarf studios是日本非常出色的定格动画工作室,其代表作《轻松小熊与小薰》以其温暖治愈的“疗愈系”风格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
![]()
《宝可梦礼宾部》延续了工作室固有风格。用定格动画来呈现“宝可梦度假村”的故事,是一次极具巧思的媒介策略。定格动画的本质,是通过逐帧拍摄实体模型并黏合,来创造运动的幻觉。这种“物质化”与“手工感”赋予了画面一种独特的温暖质感,这是其他的动画形式难以比拟的。
![]()
在《礼宾部》中,无论是毛茸茸的可达鸭,还是由柔软毛毡制成的角色服装,其真实的纹理和触感都仿佛能通过屏幕传递给观众,与故事本身悠闲、舒适的度假氛围形成了完美的配合。这种媒介特性,精准地吸引了寻求精神放松的成年观众,以及喜欢手工制品的女性观众群体,与传统宝可梦动画的核心受众(青少年、游戏玩家)形成了有效互补。该剧集的成功证明了《宝可梦》IP在不同媒介形式下的巨大潜力。
![]()
第二季已于9月4日上线Netflix
如果说与dwarf studios的合作是一次成功的风格探索,那么2025年宝可梦直面会上公布的重磅消息,则意味着一场更深入的文化合作——TPC宣布将与英国阿德曼动画工作室合作,推出定格动画《宝可梦故事集荒诞历险记葱游兵与皮丘》,预计于2027年上线。
这次合作,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次简单的项目外包,而是《宝可梦》全球化IP战略的必然结果与结晶。
![]()
阿德曼工作室在世界动画史上享有殿堂级的地位。从《超级无敌掌门狗》到《小羊肖恩》,其黏土动画作品以独特的英式幽默、精巧的细节设计和极富表现力的角色表演,成了英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片。
该项目的起源要追溯到2019年的游戏《宝可梦 剑/盾》。这款游戏的核心舞台设在“伽勒尔地区”,其地理、文化、建筑、以及宝可梦的设计灵感,都深度取材于现实中的英国。
《剑/盾》之前的《宝可梦》正代游戏作品,虽然在背景设计方面都有对应的现实参照,但从未像《剑/盾》一样大规模为宝可梦寻找现实参考。不仅如此,大量英国本地的设计师也参与制作,让《剑/盾》宝可梦的地域特色大大增强。这种设计思路影响到了后续的《朱/紫》,后者取材自伊比利亚半岛和拉丁文化。
![]()
图注:《剑/盾》的四只化石宝可梦就是捏他自英国著名的化石伪造事件——皮尔当人
虽然游戏本体在玩法上存在争议,但其在世界观构建上对英伦风情的成功营造,却为后续的IP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伽勒尔”这个充满英伦气息的虚拟土壤,与阿德曼的合作才显得如此名正言顺、水到渠成。
预告片中满满的作者性和工作室独特的风格化也印证了这一点。画面中,伽勒尔地区的宝可梦“毛辫羊”不断咩咩叫着,无疑是在戏仿阿德曼工作室最负盛名的定格动画《小羊肖恩》系列。这种大方玩梗不仅展现了双方合作的融洽,还能顺势拉近与全球观众的距离。
![]()
阿曼德工作室代表作《小羊肖恩》,和毛辫羊迷之神似
与阿德曼工作室的合作,是《宝可梦》web动画战略的一次华丽升级。它标志着TPC的视野已经超越了日本动画产业的内部循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顶级的、风格最契合的创意伙伴。这一举动背后的逻辑是:当IP的某一分支(如伽勒尔地区)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时,就应该与该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者结合,以产生最真实、最富创造力的“化学反应”。这既能保证作品的艺术品质,也能通过文化上的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宝可梦》在全球的影响力。
与阿德曼的合作,大概率只是开始。考虑到现在加泰罗尼亚地区动画产业迅猛的发展势头,《朱/紫》与伊比利亚半岛的知名动画工作室合作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05结语:让世界第一IP通往无限可能
回顾《宝可梦》在Web动画领域的开拓之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进化轨迹:从谨慎探索到大胆革新、从聚焦本土到拥抱全球。它始于对游戏核心体验的忠实复现(《世代》《起源》),发展于与风格化独立作者和工作室的创新合作(《破晓之翼》《GOTCHA!》),探寻出网络传播的秘钥,最终突破二维动画的限制,在呈现风格和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找到了全新的叙事窗口(《礼宾部》《宝可梦故事集 荒诞历险记 葱游兵与皮丘》)。
![]()
Web动画短小、灵活的特点,使其成为《宝可梦》体系中最为活跃、最具实验性的创意孵化器。它摆脱了TVA长篇连载所必需的商业和叙事惯性,允许TPC进行多点、多风格、多媒介的尝试。每一个短片系列,都像是在宝可梦世界的时空中打开的一道“裂缝”,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世界在不同创作者、不同文化视角下的无限可能。
这条Web动画战线的成功开拓,对于《宝可梦》IP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些风格各异的Web动画通过风格化的内容精准地触达了Z世代、核心动画爱好者、女性观众等多元化的圈层,为IP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构建了一套与长篇TVA并行且互补的、更为灵活和现代化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体系。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风格各异的全球顶尖动画工作室被吸纳进《宝可梦》的创作版图。TVA将继续作为IP的地基,稳定地输出内容,维系最广泛的受众基本盘;而Web动画,则将继续扮演开拓者的角色,以其前沿的艺术探索和多元的文化视角,不断为这个已逾千亿美元的娱乐帝国开疆拓土,确保它在下一个十年乃至更久,依然能稳坐于世界潮流的浪尖之上。
![]()
![]()
![]()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浪浪山小妖怪电影艺术画集》,故事再度启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