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流传 “广州黄埔区和海珠区小学试点‘春秋假’,11 月 19 日至 21 日放 9 天假” 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10 月 15 日,记者分别向广州市教育局及海珠区教育局求证,双方均对该传言予以否认。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局在《2025-2026 学年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历》中确有 “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关安排请于当学期开学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的表述,但目前暂未收到任何区或学校关于春秋假的备案申请。海珠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也明确回应,未接到辖区内小学试点春秋假的相关通知,网传放假安排与实际情况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假探索在广州已有局部实践,但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今年 3 月,广州市玉岩中学成为全市首个放春假的学校,组织初一学生开展 5 天假期活动;黄埔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广州实验中学等也已推行春秋假,主要结合研学旅行开展,对不参与研学的学生提供校内兜底看护服务。海珠区仅有海珠实验小学计划于 10 月底安排 5 天秋假,以市内项目式研学为核心内容,与网传的 11 月放假安排存在明显差异。
从全市范围看,小学阶段推行春秋假仍存顾虑。多位小学校长表示,小学生年龄较小,外出实践的安全保障压力较大,且双职工家庭的假期看护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多数学校选择观望。这一现象并非广州独有,在全国多地的春秋假试点中,家长群体的态度也呈现鲜明对立:支持者认为短假期能让孩子劳逸结合、参与实践,反对者则担忧看护困境和教学进度受影响。
据悉,今年以来商务部等多部门先后印发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春秋假,杭州、江苏、佛山等多地已推出试点方案。其中佛山明确 2025-2026 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秋假 3 天、春假 2 天,杭州部分区域通过假期拼接形成 9 至 11 天的长假。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推行春秋假需兼顾教育意义与家长需求,一方面要扭转功利化教育倾向,另一方面需同步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解决家庭看护难题。
广州市教育局提醒,中小学假期安排以官方发布的校历及备案信息为准,公众切勿轻信网传消息,具体政策动态可通过教育部门官方渠道查询。
综合来源:广州日报,南方网,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