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头条”是运营商/通信人都在关注的高端IP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设为星标,一起嬗变成长!
通信头条消息近日,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公布核心路由器设备(2025年)扩容集采结果,华为与中兴两大国产巨头联合体直接入围,将共同承担168台核心路由器(CR)的扩容任务。
这一看似常规的采购背后,暗藏中国电信在云网融合、自主可控及技术博弈中的深层战略——核心设备的国产化“锁定”,已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态与技术的绝对话语权争夺。
![]()
直采背后的“非价格”逻辑
通信头条注意到,此次集采最引人注目的并非金额或规模,而是“直接采购”的特殊方式。公告明确,若更换供应商将影响施工、功能及服务配套,凸显核心路由器的技术延续性门槛。
作为网络“中枢神经”,核心路由器需与现有架构高度兼容,华为和中兴此前已深度参与中国电信网络建设,其设备在性能、运维及安全层面的适配性成为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在2025年8月的核心路由器初始集采中,华为、中兴与新华三已形成稳定格局,而此次扩容进一步强化了头部厂商的“马太效应”。
更深层的信号在于自主可控。中国电信近年集采中,国产化比例持续攀升,如服务器采购中国产占比达67.5%,而核心路由器作为关键基础设施,选择本土头部企业直采,既是技术信任,更是对国家“网络强国”战略的响应。
华为与中兴的“差异化竞合”
通信头条观察到,尽管双双中标,华为与中兴的竞争策略截然不同:
- 华为
以高溢价彰显技术壁垒。在WiFi设备集采中,华为报价比竞争对手瑞斯康达高出4300万元仍中标;城域云网Spine设备标包中,华为以2844.7万元居首,较中兴高出102万元,其“高端定位”策略在核心领域持续生效。
- 中兴
则凭借成本控制与全场景覆盖能力突围。天翼网关4.0集采中,中兴以5026万台订单成为“最大赢家”,尤其在10G-PON标包中报价优势显著;PON设备集采中,中兴在10G-EPON和XGS-PON标包均位列第一,仅在XG-PON标包略逊华为。
这种差异化竞争推动了中国电信网络升级的“双引擎”。例如,城域云网建设中,华为主导高利润的Spine设备,中兴则侧重规模化的A1设备;而此次核心路由器扩容,双方联合体模式更体现生态协同的必要性。
云网融合的“基础设施棋局”
168台核心路由器扩容只是中国电信宏大布局的一环。从2025年重庆云网融合工程(涵盖新型城域网、IDC网络等九大领域),到800MHz重耕二期强化5G覆盖,再到23亿元PON设备投入千兆光网,中国电信正以“集采杠杆”撬动全场景数字化底座。
核心路由器扩容直接服务于流量爆发与算力网络需求。随着5G-A、AI算力等业务落地,中国电信需提升骨干网传输效率,而华为、中兴的CR设备支持超高速率与低时延,为未来业务预留技术冗余。
最后通信头条认为,华为、中兴的“双雄格局”既反映国产技术的成熟度,也揭示通信行业从价格战转向综合能力比拼的趋势。
关于通信头条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你的点赞、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通信路上,一起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