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赚到了!油田和煤田下居然有铀!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0
分享至



我们平时总听说石油、煤炭是能源,可谁能想到,油田和煤田底下还藏着铀这种宝贝?

以前中国一直被说“贫铀”,核工业发展常受资源限制,但最近这些年,意外发现了不少铀矿,我们中国终于摘掉了“贫铀”的帽子。

这些藏在能源宝地底下的铀,又能给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什么改变呢?



缺铀让核工业犯难

铀就像核电的“燃料”,1千克铀-235裂变的能量,抵得上2700吨标准煤燃烧,对核工业更是“粮食”,关系能源安全和国防建设,但过去好多年,中国一直“缺铀”。

新中国刚成立时,核工业起步就遇“没铀可用”的难题。1955年,地质队照着国外经验,在湖南郴州找到711矿——这是中国第一个能正经开采的铀矿。

可这矿藏在花岗岩里,分布散、矿层薄,开采得凿石头、炸矿山,效率低还浪费,年产量一直上不去。

信息来源:我国找矿领域再获突破 刷新世界砂岩型工业铀矿化发现最深纪录



到200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已确定的铀储量才17.4万吨。

那时国内核电发展快,一年要耗1万多吨铀,自己却只能产1000多吨,80%以上得从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进口。

更麻烦的是,进口还不稳定: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铀价一下涨了;2022年俄乌冲突,连铀贸易都受影响。专家当时就说:“不解决铀矿问题,核电根本没法好好发展。”



“缺铀”的帽子压得地质工作者喘不过气,谁也没料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竟藏在早就反复勘探的油田和煤田底下。

鄂尔多斯探煤时意外发现铀矿

2013年,中核集团地质队在鄂尔多斯盆地探煤矿,在地下800米处找到了5米厚的砂岩型铀矿层——这就是大营铀矿,也是中国第一个“找煤顺便找铀”发现的大型铀矿。



这个发现彻底改了找铀思路。之前大家都觉得铀矿在花岗岩里,没人想过铀会和煤、石油“长一起”。

专家立刻琢磨:既然铀常和煤、油气在同一区域形成,能不能用已有的煤田、油田数据,省成本找铀矿?

信息来源: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发现特大型铀矿



“找煤找铀一起干”“找油找铀一起干”的想法落地后,好消息不断。

中石油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勘探油气几十年,攒了上万口钻井数据。

2018到2020年,中陕核地调院用自主研发的系统分析这些数据,圈出200多平方千米的找矿区域。



2021年11月,这块区域被认定为特大型砂岩铀矿,还是全世界第一个在风成沉积区找到的,填补了国际空白。

之后,松辽盆地钱家店、内蒙古二连盆地、吐哈盆地的铀矿也陆续发现。才五年,这些新矿储量就占了全国已探明总量的三分之一,到2021年,中国铀资源总量升到33万吨,“缺铀”的帽子开始戴不住了。



2023年铀储量稳步提升

2013到2020年算“打基础”,2023年中国找铀矿的成果更明显。

2023年1月,自然资源部通报:鄂尔多斯泾川区找到特大型铀矿。



这个矿是“找油顺便找铀”发现的——用了长庆油田现成的钻井平台和设备,半年就完成勘探,成本比传统方法低40%。

同年7月,中核集团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往深探,地下1200米处发现能工业利用的铀矿层,虽没形成大规模储量,却给深地找铀提供了关键参考。

信息来源:找矿重大突破!大型油田+10、大型气田+19、大型铀矿床+N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23年数据,中国已探明铀储量达120万吨,稳居全球前列。

其中60%以上在油田、煤田周边,单鄂尔多斯盆地储量就超70万吨,是2009年全国总量的4倍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矿离现有能源设施近,开采时能直接用煤田的水电,还能改造油田管道输铀矿溶液,成本比单独找的铀矿低30%以上。



把“没法采的矿”变宝贝

光有储量不够,能环保划算采出来才管用,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2022年还拿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核铀业总工程师苏学斌说过它的好处。

以前采铀是“硬来”:开山炸石、挖巷道,运出矿石再粉碎提炼,污染大、产废水多,还只采铀含量超0.05%的矿石,低含量的“没法采的矿”只能埋地下。



第三代地浸采铀是“软着来”:在铀矿层钻两口井,注入井注溶解液(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溶解液和铀矿反应,把固态铀变液态,再通过抽提井抽到地面提纯。

这套技术解决三大问题:一是铀含量要求降到0.01%,以前没法用的低含量矿都成“宝贝”,可利用铀资源量多3倍以上。

二是环保,用二氧化碳代替酸碱试剂,对地下水几乎没污染,一座矿一年还能消耗2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110万棵树。



三是智能,内蒙古二连盆地铀矿的北京远程中心,通过5G监控2000多个钻井数据,能“一键启停”,无人机自动巡查,现场人员比传统矿山少60%。

目前,内蒙古二连盆地自动化铀矿已用这套技术,年产量达数百吨,碳排放仅为传统矿山的18%。

老地质队员感慨:“以前下井浑身是灰,现在技术员点鼠标就能干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摘掉“缺铀”帽

铀矿储量和开采技术双突破,带来的变化很实在。

能源安全更有保障: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54座核电站运行,10座在建,一年需约1.6万吨铀燃料。

以前80%以上靠进口,2022年国内产量达1500吨,加上海外合作矿山(比如中核集团在纳米比亚的罗辛铀矿)产量,进口依赖度降到68%,还在下降。



核工业全产业链被带动:铀在核医学、工业检测、国防科研中都有用。

储量和技术突破,让核燃料加工、铀矿设备制造等行业跟着发展。

比如中核科技自主研发的专用阀门,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垄断,价格比进口低25%。

2019年中核集团收购罗辛铀矿,用中国技术改造后,年产量从1200吨升到2900吨,寿命还延长1



0年,成了技术“走出去”的典范。

国际话语权也提高了:以前全球铀资源被澳、哈、加等国垄断,中国议价没优势。

现在中国既是储量大国,也是技术强国,2023年还牵头成立“国际铀矿勘探开发合作联盟”,12个国家加入,在国际核能合作中腰杆更硬了。



结语

中国找铀矿的脚步还在加快:地质队把目光投向1500-2000米深的地下(以前多在1000米内),同时在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系统勘探。

技术也在升级:“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在研发AI控制算法,以后能根据地下水质、铀矿含量自动调溶解液浓度和注入速度,效率还能提30%。



“找煤顺便找铀”的模式也在拓展,2023年下半年,山西焦煤和中核集团合作,在沁水煤田发现铀矿线索,未来说不定能“采煤时顺便采铀”,进一步降成本。

从1955年湖南711矿人工凿石采矿,到如今AI智能采矿,近70年里中国核工业终于摆脱“缺铀”限制。



120万吨已探明储量加技术突破,足够支撑核电发展几十年,但地质工作者没停下——油田、煤田的深地下,说不定还有更多“宝贝”等着发现。

这可不只是摘掉“缺铀”帽子,更是为中国能源安全,攒下了实实在在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柬埔寨很安全!像陈志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对国人掏心掏肺诚意十足

柬埔寨很安全!像陈志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对国人掏心掏肺诚意十足

刚哥说法365
2025-11-13 22:50:12
世界最严重的工程错误,耗费巨资成烂账,中国占俩,让央媒都愤怒

世界最严重的工程错误,耗费巨资成烂账,中国占俩,让央媒都愤怒

娱乐圈见解说
2025-11-12 15:07:01
150万创业,36岁套现15亿退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现状如何?

150万创业,36岁套现15亿退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现状如何?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3 06:53:04
沈伯洋现身德国,陆再发通缉令,台称集体胁迫,国台办:正义出击

沈伯洋现身德国,陆再发通缉令,台称集体胁迫,国台办:正义出击

荐史
2025-11-13 13:12:49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3 21:41:00
欢迎来国家发改委吃早餐

欢迎来国家发改委吃早餐

新浪财经
2025-11-12 20:31:47
特斯拉Model Y,凭什么成为全球最畅销汽车?

特斯拉Model Y,凭什么成为全球最畅销汽车?

车享壹号
2025-11-13 11:40:03
自从杨振宁走后,翁帆真的变了,她用20年被人嘲笑的爱情,给网友回了一记耳光

自从杨振宁走后,翁帆真的变了,她用20年被人嘲笑的爱情,给网友回了一记耳光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10 00:20:26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央视怒批,国务院点名封杀!这几位蒙骗老百姓的大网红,彻底凉凉

大鱼简科
2025-09-02 19:34:00
高市拒绝撤回谬论,不到48小时,中方深切哀悼,日本重要人物逝世

高市拒绝撤回谬论,不到48小时,中方深切哀悼,日本重要人物逝世

博览历史
2025-11-12 16:50:23
曾国藩的识人术:饭桌上的这种人,切记不可深交,否则后患无穷

曾国藩的识人术:饭桌上的这种人,切记不可深交,否则后患无穷

牛魔王与芭蕉扇
2025-11-11 10:16:23
广州65岁男子冠脉造影手术顺利,4小时死亡,医生:犯了致命错误

广州65岁男子冠脉造影手术顺利,4小时死亡,医生:犯了致命错误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2 12:18:42
日专家:中日战争一旦爆发,日将对中国军舰发起三重打击!

日专家:中日战争一旦爆发,日将对中国军舰发起三重打击!

阿晪美食
2025-10-21 10:48:32
狂轰26分7板4助!打爆开拓者主力中锋,杨瀚森的手下败将彻底蜕变

狂轰26分7板4助!打爆开拓者主力中锋,杨瀚森的手下败将彻底蜕变

球场没跑道
2025-11-13 11:57:52
中方: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中方:强烈谴责,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15:48:01
铁轨上的四川,40个“无铁县”的等待

铁轨上的四川,40个“无铁县”的等待

金卡读城
2025-11-12 23:50:54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川普逼宫BBC:10亿美元律师函震碎英国左翼神话

川普逼宫BBC:10亿美元律师函震碎英国左翼神话

斌闻天下
2025-11-13 07:35:03
理想设计总监Ben:法拉利首款纯电SUV外观酷似i系列

理想设计总监Ben:法拉利首款纯电SUV外观酷似i系列

手机中国
2025-11-13 16:42:13
2025-11-13 23:47:00
刘森森
刘森森
欢迎大家来关注我谢谢
3150文章数 1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首批泰国铁道工程学生来昆学习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被扫地出门的贵公子,真是活该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