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75岁才埋葬。”
的确,人一旦光想不做,那么一切都是空的。
甚至,自己也会觉得生活越来越没有意义,因为自己总在那里做着一些低能量的事。
比如说,宁愿一天天打游戏,刷短视频,也不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其实,一个人唯有加强执行力,才能把想法变成现实,而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桥梁。
行动破局,犹豫败事
想得再多,不如动手一做。
毕竟,想法只是开始的开始,而行动才能逐渐抵达远方。
东汉班超原本是个文书小吏,天天的工作就是在那抄写文件。
有天他突然扔下笔说:“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怎能老死笔砚之间?”
当即报名从军,前往战场,后来出使西域的三十一年里,封侯拜将。
正所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等待永远等不来机会。
只有行动起来,我们才能打破僵局。
如果只会在那犹豫,不知道拿出行动做出破局。
那么,生活也不可能好得起来。
行动积累,小步成千里
实际上,不管什么事,每天做一点,胜过整天想。
哪怕在当时对你而言是失败的,但起码自己已经积累了一些东西,哪怕是教训。
明代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读一些古医书发现其中错误百出。
但他没停留在抱怨和幻想上面,而是直接背起药筐,拿出行动走进深山。
在之后的二十七年间,他走访无数地方,请教万千百姓。
最终,顺理成章地完成《本草纲目》这本传世之作。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再远的路,也是从脚下开始的。
只要我们肯一步步去走,那么里程数就得到了积累。
最终小步走下去,也能抵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可以说,一个人的执行力,便是把大目标拆成小步骤的能力。
而后,一点点地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可能。
行动克艰,实践出真知
困难在行动面前,总会让路,不得不让路。
可以说,但凡我们能拿出行动去做出改变。
那么,日子总会在实践当中,得到真知。
唐代玄奘西行取经的时候,那可是路途艰难,极其磨练心智。
在穿越茫茫沙漠的时候,甚至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几乎昏死。
但他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而是依然朝着西方跪拜前行,最终成功抵达天竺。
他说,宁可西行一步死,不愿东归半步生。
行动的力量,是可以逐步化作成一种信念的力量,不论是什么人,其实都有这种潜力。
王阳明如此强调,知行合一。
知道之后,就要尽可能去做到,因为只有做到了,才是真知。
而这种时候的执行力,其实就是在困难面前依然坚持的力量。
执行力,便是一个人最硬核的能耐,这不是蛮干,而是有智慧的坚持。
从今天起,少空谈,多实干。
想锻炼,现在就出门跑步;想学习,立刻翻开书本。
当你开始行动,你会发现命运的天平,正在向你倾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