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届未来生活节,80岁的张大伯体验了刷脸支付,8岁的小谷跟智能音箱聊起了天。那一刻,面对未来,我们都成了孩子。
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这场一年一度以“人文+科技”双轮驱动的嘉年华也希望能将自己打包成礼物。今年,里面装着的也许是散发着浓重蒸汽朋克味道的大大大玩具车,也许是机器人突然跟你比个心,或者是在赛博世界放肆地跳格子,和AI一起完成“手影戏”……
![]()
大草坪上躺着一位“异外来客”
工业废品为骨骼,LED灯网为鱼鳞,一辆巨型“钢铁鱼”主题巡游车冒着蒸汽、溅着火花开过,张开的鱼嘴和鱼身上驮满游客,热浪瞬间点燃人潮,而这也成为今年阿那亚戏剧节最奇幻的一幕。
![]()
这辆“钢铁鱼”名叫“大大的鱼”,来自大大大玩具俱乐部,罗为和印潇锋既是创始人也是创作者。
“车上所有的零件都是从飞机、船舶等上拆下来的工业回收件制作而成,老物件既有材质的粗糙感,也有岁月沉淀的年代感,是会说话的,所以我们都会在原主题的基础上,根据回收件本身的造型再创作,赋予它们全新的角色生命。”
他们曾做过一件以蚊子为主题的装置,因为当时刚好收来了一台没有按钮的老手风琴,只要一按一压就会发出类似蚊子的嗡鸣声,于是就把蚊子作为核心形象确定了下来。
从2021年成立以来,大大大玩具已制作了近百件大型玩具,有陆地上跑的车,也有水里开的船。尽管所有的材料都是由金属件打造,但没有冰冷感。罗为说,大玩具的核心要点就是“好玩”,“它的本质是一个玩具,强调的就是互动性,让游客可以参与进来。”
![]()
好玩体现在很多细节里,“大大的鱼”去阿那亚巡游时,其实是把三辆车组合在了一起。“大大的鱼”背上还驮着一辆戴着拳击手套的“大大的鹈鹕”,鱼尾还藏着一辆可以单人独立操控的越野履带玩具车。游客也不单只是乘坐,可以参与一些零部件的操控。
这次亮相的“异外来客”巡游玩具车,位于吴山广场大草坪的“未来公园”,灵感来源于“花神”形象,用架子鼓的零部件和盔甲制作了“飞行的机器人”的形象。“我们设定了可以乘坐三名游客,游客在座位上可以通过物理传动的方式控制机器人的翅膀、手臂等部件运动起来。”
![]()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等着被玩具唤醒的小孩,我们不希望大大大玩具只是被仰望的艺术品,也无需你懂艺术、有天赋——只要靠近、触摸、坐上去,就能让心里的小孩跳出来。”印潇锋说。
让观众成为表演者的数字皮影戏
观众手握箭杆,像老手艺人一样轻轻一拨,屏幕上的皮影便动了起来:章鱼八足翻浪,蚌精双壳启合,龙王威风出巡,一场数字皮影大戏瞬间开锣。
《龙宫戏影》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25届本科毕业生崔佳彤的毕业设计,也获得了央美2025年优秀毕业作品一等奖。
![]()
![]()
![]()
![]()
![]()
![]()
“传统的皮影戏观众只能看,我的作品里,观众就是表演者,可以亲自动手进行一场属于自己的皮影演出。”把传统的数字皮影戏转换成一种可触控、可交互的数字皮影戏,是崔佳彤带给观众的新鲜艺术体验。
“我参考了《龙宫水府》系列皮影、《海错图》、《海珍图》等资料,手绘并设计了龙王、章鱼、鲤鱼、螺精等20多个龙宫海怪皮影角色。”
![]()
![]()
![]()
![]()
![]()
![]()
手绘的海怪角色如何还原皮影的质感,成了崔佳彤创作过程中最头疼的事。“皮影是半透明的,颜色却又很鲜艳,关节处还要有交叠的质感,为此我推翻了很多版本的草稿,比如龙王,光是衣服颜色我就画了三四天。”
为了增加故事性,崔佳彤还为这些皮影海怪设定了故事线——龙王出巡。“比如,我给蚌精和螺精都配了乐器,箭杆指向它们,它们就开始演奏,箭杆指向龙王,龙王就点点头表示满意。当然,一些小海怪会时不时跳出来,只为吓你一跳。”
![]()
一个完整的交互作品,角色形象设计只是第一步。在《龙宫戏影》中,崔佳彤还用Spine制作了角色动画,用Unity控制整个程序,她甚至还专门去学了代码制作,只为让海怪的反应看起来更流畅。
从开题到作品落地,崔佳彤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毕业展时收获了无数大人、小孩的喜欢。“有位来自西安的观众告诉我,她只在很小的时候看过皮影戏,长大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了,当看到皮影戏被用另一种更新颖的方式传承下去,开心之余更觉欣慰,而这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跳房子”嵌进交互屏
每一跳都在唤醒童年
街边屋后的水泥地上,几根粉笔三两下框出几格歪歪斜斜的“小房子”,小伙伴们排着队依次跳过……这个被70后、80后称为“跳房子”的游戏,曾伴随放学铃声在无数个傍晚同时开演。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2025届本科毕业生何思琦把这段童年记忆,嵌进了交互屏中。
![]()
格子即人生,每一次落脚都是一次选择,《跳格人生》以此命名。在算法裹挟的当下,何思琦试图用一场“跳回童年”的体验,让观众暂时抽离高速数字洪流。
地砖灯代替水泥地面成为新的跳跃载体,9块LED对应七个维度:童年、时间、欲望、警示、情感、创造、个人。跳跃触发传感器,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
跳入“童年维度”,屏幕上会出现滑梯、云朵的波纹,有轻盈和漂浮之感;跳入“时间维度”,屏幕上就会出现层层叠映的波纹,仿佛在表达“时间不走回头路,总会留下回声”;在“个人维度”,何思琦把图像和摄像头进行了关联,随着体验者随意摆动身体,摄像头能实时捕捉人像,轮廓的波纹也会出现在屏幕上。
为什么用波纹来叙事?
![]()
“前五个月里,我走了很多弯路,一直在推翻自己。偶然一天,我在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她善于使用点元素,我是不是也可以用一种全新的元素作为我的表达?经过推敲,最终确定了波纹元素。”
找到思路,创作就像“开挂”一样顺畅。一个多月的时间,何思琦几乎每天都在画画、写程序、去工厂打样看材料,做交互实验。为了让作品更好地贴合“人生”这个主题,何思琦还结合了色彩心理学,给每个维度定了个主色调,如,粉色代表情感维度,红黑色代表是警示维度,而个人维度则是炫彩的。
![]()
![]()
毕业展览时,何思琦不仅收获了大批粉丝,还收到了一些艺术家的共创邀请,《跳格人生》也成为全场人气最旺的作品之一,“有位70多岁的阿姨来体验了四次,她说自己好像忘记了年纪,记起了很多儿时的事情和朋友。她也希望我能保持初心继续创作,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地点:南宋御街-ORRO艺术空间
听这支乐队表演瞳孔会放大
“倒立垃圾的瞳孔”乐队共4个成员:南木、蔡蔡、凌霄和胡子最长的老邓。他们的乐器可以是游戏手柄,可以是一根绳子,甚至可以是一串代码,“我是老码农出身,其余三位小伙伴是音乐学院在读或毕业的研究生,我们一起创作的音乐是交互音乐。”
![]()
交互音乐在表演时用到的都是自己开发定制的非常规乐器,这些乐器会深度利用数字交互科技,提供非传统的演奏方式。
手掌临空挥舞,随着姿态变化就能发出优美的音乐,看上去有点魔幻的场景,其实用桌上一个内置手势识别程序的小方块就能很好解决。
以此类推,在空中挥舞就能发出敲击鼓点声音的游戏手柄鼓棒,核心其实是通过在手柄里安装陀螺仪、加速仪等传感器获取力度、快慢和姿态等信息。
![]()
用switch手柄改造的交互乐器
![]()
凌空抚弦-用Leapmotion改造的交互乐器
前几天的一场交流会上,老邓手拿着一根绳子为台下的观众做演示,拉动绳子,一首优美的交响乐在耳边响起,“这是‘绳绳叨叨’,绳子即是传感器,通过拉动绳子可以获取绳子的长度、加速度、力道的大小,通过各种计算映射成不同的参数,来演奏我们熟知的交响乐。看似毫无章法,实则经过了复杂的计算。”
![]()
绳绳叨叨
最抽象的表演形式当属“live coding”。你以为乐队成员都在低头弹琴,实则他们是在敲击键盘写代码,随着屏幕上一行行字符的陆续出现,音乐声也随之传了出来。“常规的五线谱和简谱你看到就会知道它发出什么声音,同理,也可以把代码理解为某种异类形式的乐谱,代码敲出来了,乐谱自然就出现了。”
![]()
代码即乐器-乐队live coding合奏
老邓说,在一些院校中已有交互音乐相关的专业,一些有名的交互音乐人也集中在院校里,“但他们都学术性太强了。我们成立乐队,就是想用乐队表演这样的形式向非专业受众推广交互音乐,让更多人了解这种音乐艺术形态。”
![]()
抽象节奏棒-用wii手柄改造的交互乐器
年初乐队成立时大家就约定,每个月至少演出一场,每次都要展示多种形态的交互音乐曲目,坚持和观众互动,最有意思的是,即使是零基础的小白也可以上手交互乐器演奏,三分钟就能和乐队默契配合。
和世界名画呼吸同一片空气
本次未来生活嘉年华,日本电通实验室·东京(Dentsu Lab Tokyo)将带来两个有趣的装置。
手部动物园(Hand Zoo):这是一款通过分析手影联想,由AI绘制出动物形象的艺术生成工具。AI模型通过学习全球人类的“涂鸦”数据,重点关注人类在绘画时捕捉“神似”的描绘方式——通过简化的线条与形状而非照片般的写实性,从而构建出抽象化与联想能力的技术模型。
![]()
![]()
在展览时,系统将通过分析摄像头捕捉到的手影轮廓,推测与影子“形态”相近的动物,并基于该印象生成图像。当人体动作与AI的想象交织融合,便将催生全新的视觉形象。
℃uration:它是以空气为媒介,将观者与艺术相连。通过图像解析,追溯世界各地数百幅名画中所描绘的风景,推测其中的气温与湿度,并将这些“空气的记忆”汇聚成数据库。
![]()
“此刻你所在之处,或许正与那幅名画呼吸着同一片空气。”
装置感知当下空间的温湿度,从中寻找与之最为契合的画作,缓缓呈现在你眼前。在这里,观看不再只是眼睛的体验,而是身体与时间、空间一同呼吸的过程。你或许会发现,你与某幅名画之间,正因为共享同一种空气,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共鸣。
![]()
![]()
![]()
![]()
![]()
![]()
两个装置都来自日本电通实验室·东京(Dentsu Lab Tokyo),这是一个创意研发团队,融合前沿科技与世界级创造力,致力于开发能够改变人类体验的创新解决方案,让创意真正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影响力。
更多精彩板块
我叫罗伯特:
不老未来:
AI奇妙屋:
智能出行:
浙里好风光:
2025杭州未来生活嘉年华
时 间
10月17日13:00-20:00
10月18日-19日14:00-21:00
地 点
吴山广场-南宋御街-德寿宫
门 票
交通指南
◎建议绿色出行
地铁1号线
乘坐地铁1号线至定安路站,C/D口出
地铁7号线
乘坐地铁7号线至吴山广场站,D口出
◎网约车出行
“去往秋天,天天5折”的滴滴出行×未来生活嘉年华,送你轻松出发。打开滴滴出行App或小程序,终点输入“未来回响”,即可领取最高价值155元的专属优惠券包。
今年未来生活嘉年华依然采用支付宝“碰一下”打卡方式,为大家打造了一个“碰一下未来街区”。除了核心展区的“我叫罗伯特、AI奇妙屋、不老未来、朋克young生、智能出行、浙里好风光、AQ健康管家、未来公园”等主题板块,我们在南宋御街、鼓楼、中山南路等区域,也联动了街区里的宝藏店铺,共设置15个打卡点。完成打卡任务,就有机会获得各种好礼。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熊文媛
编辑 陈筱妍
审核 罗祎 陈欣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