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一直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
所谓晕车,本质上是大脑的一场「内战」。
当我们身处移动的车辆中,内耳的前庭系统会敏锐地捕捉到身体的晃动与加速。
然而,当我们的眼睛盯着静止的地方时,它传递给大脑的信号却是「一切如常」。
这种感官信息的严重冲突,让大脑陷入混乱,误以为「中毒」了。
最终触发了恶心、眩晕的生理警报。
对于这种情况,近年在新能源汽车竞赛中,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出手,试图解决晕车问题。
![]()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比如飞凡汽车的巴赫座舱推出了「晕车舒缓驾驶模式」,声称能有效降低车内人员 30%-50% 的晕车症状。
华为则申请了「基于视觉补偿图像的防晕车方法、装置和系统」专利。
该系统通过摄像头记录汽车晃动情况,再传输到车载屏幕上,使视觉系统能感受到车身晃动。
整体来看,汽车厂商多采用优化座椅设计、强化空气净化系统、引入先进的主动悬架技术、视觉补偿来缓解颠簸。
这些改进,对于「晕车人」来说还是相当友好的。
然而对于重度依赖手机的现代人来说,在车上长时间盯着屏幕,依然是诱发晕车的头号陷阱。
好消息是,手机厂商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痛点。
这不,一场围绕「手机屏幕防晕」的竞赛,已在不知不觉中打响。
首先是苹果。
早在去年 6 月,苹果就在 iOS 系统中加入了「车辆运动提示」功能,开创了手机防晕车先河。
![]()
开启该功能后,iPhone 屏幕边缘会显示动态圆点,这些圆点会随着车辆的运动而移动。
具体来说,车辆加速时圆点向后移动,转弯时则向相反方向偏移。
操作方面,进入「设置」-「辅助功能」-「动态效果」-「车辆运动提示」,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iPhone 检测到用户正在乘车时会自动显示动态圆点,运动停止时则自动隐藏。
苹果官方建议,使用此功能时面朝前方坐在车内效果更佳,同时强调在驾驶车辆时切勿使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产手机品牌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防晕车方案。
比如荣耀早在 MagicOS 9.0,就推出了「360 度全场景晕动舒缓显示」功能。
不过当时只能手动开启,还是不够便捷。
而最新的 MagicOS 10.0 版本,则实现了「乘车自动开启」功能。
![]()
用户可在「设置」-「辅助功能」-「晕动舒缓显示」-「乘车自动开启」中完成配置。
据荣耀工程师透露,经过多轮迭代优化,该功能的晕车缓解有效率已可达 89%。
此外,vivo 也在积极跟进。
在 10 月 10 日 vivo 开发者大会上,全新发布的 OriginOS 6 系统也推出了「晕动视觉辅助」功能。
与苹果不同的是,vivo 的圆点做了局部反色设计,即使在阅读电子书时也不会受到影响。
官方宣称,该功能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 AI 算法,反应延迟不到 50 毫秒。
即使在颠簸路段,也能精准同步车辆动态。
![]()
(图源 vivo)
OPPO 方面,官方已宣布 OPPO X9 系列将新增「晕动舒缓显示」功能。
小米部分机型已配备了「晕车缓解」功能。
基本原理也都大同小异,都是在屏幕边缘添加表示车辆运动状态的动态元素。
这对于喜欢晕车、又忍不住在车上玩手机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功能只能「缓解」而非「根治」晕车问题。
其可以推迟晕车症状的出现时间,或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但对于重度晕车患者,仍然建议采用传统方法——坐在前排、目视前方窗外,或者避免玩手机。
问题来了,你体验过手机上的防晕车功能吗?
感觉如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