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尼坤甸的纪念厅里第一次听到“兰芳共和国”这个名字,导游指着一张发黄的地图说,这片比台湾大上十倍的地方,曾经是华人在外头建的第一个共和国,我凑近看,地图上密密麻麻都是金矿的标记和贸易的路线,我愣住了,这哪是小部落,分明是个有组织有规模的政权。
![]()
1777年,广东的客家人罗芳伯带了上百个矿工,到婆罗洲的密林里安了家,那时广东人日子难熬,地主压得紧,灾荒又多,不少人咬牙上了红头船,往南边闯,罗芳伯在坤甸教了几年书,后来海盗闹得凶,部落也打起来,华人矿场接连遭殃,他领着大伙凑钱买枪炮自保,顺手帮土著挖水渠、种稻子,土著首领看他实在,干脆带着族人投了他。
![]()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兰芳的规矩,总长不是爹传子,得华人和土著首领一起推,参事院开会,连修条路铺个桥都要吵上好几天,荷兰人的档案里还说他们管得比殖民地还像样,这话听着有点挖苦,可兰芳真有自己的钱,叫兰芳通宝,孔庙里头,土著的孩子也跟着念《论语》。
![]()
可惜清朝压根不认这个海外政权,罗芳伯派使者回广东求援,使者被赶出衙门,乾隆说他们是海盗窝,荷兰人趁机压过来,一八八五年兰芳最后一任总长举着土枪投降,手里的《兰芳法典》全浸了血,荷兰人耍了个花招,先立个傀儡政权,等清朝垮了才正式吞并。
![]()
坤甸老城还留着孔庙的断墙,华人和土著混血的老人指着墙缝里的“仁义礼智信”,说以前的日子,不分华人都过得踏实,去年文化节,舞狮队经过荷兰人留下的旧炮台,鼓声就特别响。
![]()
兰芳的故事其实不复杂,几十个广东客家人靠着挖矿、种地,硬是撑起一个共和国,最后输在洋枪洋炮和朝廷的不管不顾上,纪念厅里那根仿制的团结木杖,让我想起老家祠堂也摆着类似的玩意儿,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海外华人走到哪儿都能落脚,他们总能把陌生的地,慢慢过成自己的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