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渠被老蒋处决后,其麾下四位军长的结局如何?
韩复渠,在山东那块地方算是个大人物,兵多,地盘也大,风头正劲,可到头来还是让蒋介石一枪给解决了,外面传的说法不少,什么不听命令啊,手里有兵不听话,老蒋应该是忍了挺长时间,那天终于下定决心,直接给处理了。
韩复渠一走,他手下那几个军长,命运也跟着转了向,聚光灯一关,位置不一样了,有的回了老家,在北京隐居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有的跟着去了台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有人干脆就不干了,自己去办工厂,彻底离开军队,过去那些事,就像翻过去的老照片,时代留下的印记,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点。
于学忠,山东人,是韩复渠身边最稳重的一个将领,说话做事不爱争抢,韩复渠死后,老蒋让他接班,管着第三集团军,地盘算是继承了,可他跟韩复渠不是一路人,不搞拉帮结派,也没有那种争地盘的心思,后来抗战结束,于学忠就说自己身体不好,干脆辞职,回到重庆闭门谢客,是真的不掺和了,他没去台湾,留在了大陆,建国后还安排了职务,在政协那边工作过,到1964年在北京去世,75岁,打过仗,也当过官,最后退得相当体面,这应该算是韩复渠手下里,结局最平稳的一个。
孙桐萱,河北人,抗战刚开始的时候是第12军的军长,韩复渠没了,他当上了副总司令,地位高了,可好日子没过几天,1943年突然被蒋介石给抓了,说是“不服从调遣”,还扣了个“贪污军费”的帽子,直接关进了重庆的渣滓洞,一关就是三年,理由说了一堆,说到底就是蒋介石不放心他,又下不了手杀,就用这种软办法处理,放出来以后再也没有兵权,回到北平隐居,生活非常低调,建国后他也没走,留在了北京,到1978年去世,83岁,算是长寿的,但这一辈子起起落落,从副总司令到阶下囚,谁也想不到。
曹福林,河北人,韩复渠手下的第55军军长,韩复渠一走,他也升了副总司令,听着挺风光,实际上被架空了,1949年解放军要打过来了,曹福林跑到了台湾,去了岛上,蒋介石对这些老部下早就没什么兴趣,表面上安排个职务,实际上没权也没资源,以前的老部下也都散了,曹福林生活很拮据,一度想回大陆,托人联系也没成功,只能放弃,1964年在台北病逝,70岁,晚年基本靠子女生活,当年那种威风早就没了。
谷良民,跟韩复渠是拜把子兄弟,原来是第53军的军长,地位很高,韩复渠被枪决的时候,谷良民情绪激动,差点就跟南京那边闹翻,后来被劝住了,这件事对他打击太大,他自己辞了职,彻底离开了军队,别人是被挤走的,他是真的心灰意冷自己走的,后来去了四川搞实业,办了个酒精厂,生活还算稳定,建国后也到了北京,1975年去世,86岁,是这四个人里活得最长的,也是最早脱离政治圈子的,别人还在里面挣扎,他早就看明白这盘棋没法赢了,干脆自己不玩了。
这四个军长,表面上看命运各不相同,骨子里其实都差不多,都是韩复渠提拔起来的,有自己的一套小班底,韩复渠一死,他们就被重新组合,有升官的,有降职的,但最后手里都没了实权,大部分留在了大陆,只有一个去了台湾,日子反而过得最难。
抗战以后,地方军阀那套生存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不管关系多铁,是不是拜把子兄弟,到头来都得听老蒋的指挥,韩复渠就是民国那种山头文化的代表,等到全面抗战开始,这种模式已经跟不上节奏了,他的被处决不是一次简单的撤退,是那条路走到了尽头。
他手下这些军长,说白了就是被卷进时代洪流的小人物,有的人顺应了,有的人想逃离,有的人混日子,最后谁也没能再翻起什么浪花,历史里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更多的是平淡的收场,他们身上能看到那个时代的痕迹,谁都绕不过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