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集中核准了中煤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财险”)三位高管的任职资格:王晓琳、张树国获任总公司副总经理,张青出任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中煤财险在股权结构优化后,正加速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
高管团队专业化升级
中煤财险此次人事调整涉及总部和分支机构层面。王晓琳、张树国作为新任总公司副总经理,将协助总经理张振军开展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张青则被任命为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深耕区域市场。
张树国此前已在中煤财险担任职工监事,此次晋升副总经理,体现了公司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战略。而王晓琳、张青的任命则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此次高管团队扩容与公司资本扩容同步推进,或标志着中煤财险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进入关键阶段。
七年磨一剑:总经理就位之路
中煤财险的管理层稳定之路颇为曲折。2024年7月,张振军正式担任中煤财险总经理,结束了该公司长达近七年的总经理空缺状态。
张振军出生于1970年3月,是一名“老中煤人”,早在2011年就已担任中煤财险法律责任人,此后历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工董事等职务。2022年9月,张振军开始担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直至2024年7月“转正”。
中煤财险的总经理职位自2017年11月蒲海成辞职后一直空缺。期间,公司曾尝试通过市场化公开招聘总经理补位,但均未能如愿。张振军的正式就任,为公司注入了稳定剂。
山西金控增资控股,股权结构优化
2025年9月,中煤财险宣布拟增资3.006亿元,全部由原股东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金控”)认购。增资完成后,山西金控持股比例将从32.78%大幅提升至46.05%,成为中煤财险控制类股东。
这一持股比例突破了《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的战略类股东持股三分之一的上限,使山西金控从中煤财险的战略类股东变为控制类股东。
山西金控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山西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是集多种金融业态于一体的省属地方金融控股集团。此次增资不仅体现了对中煤财险长期价值的认可,更凸显其通过保险板块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的布局意图。
首家煤炭保险公司的特色化之路
中煤财险成立于2008年10月,是全国首家专业煤炭保险公司,也是首家总部设在山西省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公司由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等15家单位发起组建,注册资本12.2亿元。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煤炭行业背景的保险公司,中煤财险肩负着探索煤炭安全生产风险保障机制创新的使命。公司首创“矿井建设工程保险”、“煤矿安全责任服务保险”等特色产品,在煤炭高风险领域形成了专业优势。
近年来,中煤财险在吕梁市创新推出“互联网+”安责险模式,由保险公司出资购买第三方服务参与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了从“事后被动理赔”向“事前主动预防减灾”的转变。这一模式属全国首例,在高危行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中煤财险的经营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成立后的前十年的内,公司除2014年微盈347.74万元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公司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当年净利润0.03亿元,2021年至2023年持续保持盈利。
2024年上半年,中煤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3亿元,净利润1622.52万元,在中小财险公司中表现稳健。截至2024年6月末,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212.71%,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类。
未来展望:特色化发展路径
随着高管团队就位与资本实力增强,中煤财险正试图在财险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背景下,走出一条“小而美”的特色发展路径。公司一方面依托股东资源深耕区域市场,另一方面借助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
中煤财险的股东阵容堪称山西经济“缩影”,形成了“国有资本+地方龙头民企+能源产业集团”的稳定三角结构。这种“能源+金融+实业”的股东组合,为公司发展农业险、责任险等创新业务提供了产业协同基础。
随着山西金控控制权强化和高管团队完善,这家扎根山西十七年的财险公司,正迎来发展的新阶段。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煤财险能否凭借其专业特色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值得市场关注。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开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