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海局势再度升温,尤其是10月12日发生在南沙铁线礁的一次对峙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当天,菲律宾派出两艘30米级的渔政船——3003与3004,试图在铁线礁附近进行挑衅行动,结果遭到中国海警的强力拦截,其中一艘菲船甚至被中国海警21559艇用水炮压制并驱离。
![]()
这起事件,折射出当前中菲在南海问题上博弈的新动向。首先,这次挑起事端的并非以往频繁露面的菲律宾海警舰艇,而是渔业管理部门的执法船。这种“换马甲”的操作,耐人寻味。菲海警此前多次在黄岩岛、仁爱礁等敏感海域主动滋事,甚至不惜硬碰硬,但接连几次被中国海警强势反制之后,似乎开始“学乖”或者说是“避锋芒”。
这次转而让渔政船出面,很可能是想通过低级别、非军事化的执法单位,试探中方反应,同时降低自身直接卷入冲突的风险。说白了,就是海警吃了亏,不敢轻易再上,改派渔业部门来“打擦边球”。
但渔政船毕竟不是为高强度对抗设计的,其船体较小,抗冲击能力弱,装备水平也有限,面对中国海警专业、灵活且装备精良的执法艇,根本占不到便宜。10月12日当天,菲3003船妄图靠近铁线礁并实施人员登陆,结果被我海警21559艇迅速识别并采取水炮驱离,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菲船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灰溜溜地撤退。这也说明,无论菲方派谁来,只要胆敢侵权,中方都有能力、有决心予以反制。
![]()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菲律宾第一次“换着法儿”地在南海滋事。过去一段时间,菲方频繁调动包括海警、渔业、甚至地方船只在内的各类执法力量,在黄岩岛、仙宾礁、铁线礁等多个方向轮番试探,有时甚至搞“补给秀”“联合巡航”等小动作,意在制造舆论热点,试图在国际上塑造“中方高压管控、菲方正常作业受阻”的假象。
更深层次来看,菲律宾当前在南海的激进动作,与其国内政治局势不无关系。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国内面临经济乏力、腐败丑闻不断等多重挑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持续走低。为了转移视线、制造“外部威胁”的团结氛围,菲当局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找茬”,试图通过对外示强来凝聚民意、巩固执政基础。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国内矛盾,反而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让菲律宾自身陷入更加孤立的外交境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