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类未来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我们将会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技术革新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来的工作是什么样的,需要具备什么技能?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科技带来的道德困境?
以上问题是现代所有人都必将面对的问题。
对此,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从技术角度,率先向我们描绘了未来50年的世界。方便我们早一点思考未来,更好地把握未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掌握先机,避免被时代淘汰。
▋短期(2030年前),继续利用现有技术来解决问题
在健康方面,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在线医疗和人工智能来管理健康,癌症的超早期发现将变成现实。
随着环境综合监测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传染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认知会更加准确;对气候变化的危机意识有所提高,环保意识已经在人们心中扎根。经济活动中的供应链得到优化,环境负荷逐步降低。
![]()
▲当病毒遇上人工智能
从环境来看,虚拟空间不断扩展,将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更加真实的感受。密码签名、生物识别、身份管理等安全技术不断进步,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的个人信息被绑定到一起,虚拟空间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强。
受新冠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远程办公。长此以往,工作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弹性办公的目标。
▋中期(2040年前),新一代创新技术将得到应用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逐步推广,医疗和护理保险制度的定制化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距将逐渐缩小。政府还将帮助人们建立各种联系,缓解人的孤独感,降低孤立风险。
虚拟空间将成为重要的工作场所和活动场所,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比重与现实空间相当。虚拟空间中的服务市场和娱乐市场将大大扩展。一部分人会逆势而行,寻找回归现实之路。
![]()
▲数字古城
人工智能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人类劳动将集中于可发挥人类创造力的领域。机器取代人工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人的一生要经历多次学习与工作的循环(超级继续教育)。
自然灾害的风险将变得可视化,人们会利用这些信息选择居住地和生活方式,并规范个人行为。一旦灾害或疫情发生,社会还将提供个性化的疏散信息和防疫信息,现实空间中的大部分活动可按需转移至虚拟空间。
此外,环保产品和服务将会成为社会主流,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环境负担。
▋长期(2050年前)——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的“自治去中心化合作”社会
人工智能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管理、社交、劳动、休闲等各个领域都会出现机器人的身影。
人类将拥有两个分身,分别是虚拟世界的分身(虚拟分身)和现实世界的分身(物理分身),人们可以利用分身来进行替代劳动、协同作业,还可以与他人共享某种经历。
![]()
社会体系将建立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人类相互合作、共创价值的基础上。
在环境方面,人类社会将实现碳中和,实现电力能源的脱碳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负担。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全球环境负荷信息将完全可视化,社会体系升级为循环型供应体系。
▋超长期(2070年前)——一个面向22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们能够自由决定生活方式,不受生活或工作场所的制约。每个人将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的分散生活在各处,人们无须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做出选择。
通用人工智能将得到普及,人体与机器进一步融合,能够根据个人生活记录调整并保持健康状态,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与人工智能密切联系在一起。
人类能够与他人分享经历和感受,甚至能够“化身”为其他生物(动植物),体验它们的世界。
![]()
强制性劳动将几乎被机器取代,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对社会做出贡献,以此获得相应的生活保障。
人类可以精确预测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的流行,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人类还将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全部纳入管理范围,推进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治理工作,这将进一步提高社会信用度。
在环境方面,人类将实现粮食的循环生产,成功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在地球可承载范围内,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