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比「预制菜」更可怕的是「预制人」

0
分享至

在信息爆炸与流程化协作的时代,我们是否正在成为“预制人”?本文从职场沟通的僵化现象切入,探讨认知惰性、模板依赖与社会性愚蠢如何侵蚀个体判断力。这是一次关于思维弹性与独立性的深度反思。

———— / BEGIN / ————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你问同事“这个紧急报告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对方却答“这个报告挺复杂,可能要花不少时间。”

你追问“主要给谁看?”他又说“这报告很重要,领导很重视。”

层层回应,却从未触及问题本身,妥妥的答非所问。鸡同鸭讲,让人感觉把问题丢进了黑洞,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

这种模式并非智力问题,而是思维惰性与认知僵化的外化。

网络上有人戏称他们为“预制人”,意思是他们就像流水线上的“预制菜”一样,看上去完整,却缺少鲜活的认知与个性化判断,只剩一套预设程序和难以解冻的认知模板。

在信息爆炸、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这类现象愈发普遍,正在成为职场沟通与决策的深层障碍,值得警惕和反思。

无处不在的预制人

“预制人”并非只存在于笑料和段子里,他们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其沟通上的卡顿与思维上的固化,通常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类典型模式上:

1、理解能力差,需要别人一遍遍重复

这类人接收信息,仿佛永远处于“信号不良”的状态,常需旁人反复强调才能勉强理解。

明明是清晰完整的输入,他们却只能捕捉到零散片段,不停要求重复与确认。

比如你发出一份明确的通知:“本周五10点,在A会议室召开季度总结会,请提前打印自己的总结报告。”但很快就会收到连环追问:“是下周五吗?”“需要打印报告吗?”“在哪个会议室?”原本已经一句话说清楚的事,又被拆解成多轮问答,沟通成本被无谓拉长,让简单的协作变得疲惫而低效。

2、无法同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些“预制人”仿佛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难以与他人同频共振。他们的交流,更像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而非双向的互动。

这类“预制人”常活在自己的频道里,把交流做成了独白而非互动。别人需要的是理解与回应,他们给出的却是转移焦点的自说自话。

有次K哥在咖啡馆等人,偶然听到隔壁桌两个年轻人的对话:“我最近在考虑辞职,对现在的工作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很明显,说这话的小伙子在期待对方的一些建议或理解,但对方的回应却是:“哦,我上次辞职的时候,也和你差不多,不过我很快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工资也比以前多,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这么幸运……”。

这位倾听者,瞬间把对话的焦点转移到自己的经历上,完全忽略了对面倾诉者迷茫和求助的信号。让对话成了浪费时间和表情的无效交流。

3、拒绝思考,喜欢套模板

这类人习惯用固定话术和既定流程应对一切,遇到稍复杂、需独立判断的情境,便本能寻找“认知捷径”,而不会就地分析、灵活应对。

K哥看到一段视频:一名大学生山路骑行时跌入深沟。照常理,他应该立刻高喊“救命”以引起路人的注意,但他喊的却是“你好”。即使有路过的人听见了,也不会特别留意,径直走开了。所幸后来他还是被路人发现并救起。大家一边施救一边调侃:“第一次见这种场合还喊‘你好’的。”

“你好”虽然是常见开场,但情境优先。

身处险境的首要任务是高效求救,而不是死守“礼貌模板”。当模板凌驾于目的与情境之上,判断力就被格式化,机会也被反复错过。

预制人是一种“社会性愚蠢”

“预制人”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沟通上的不足,而是反映了更深层的社会学现象。

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提出过“社会性愚蠢”这一概念。他指出,这种愚蠢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人在特定环境中选择放弃独立思考,被群体思潮和固有模式裹挟,最终陷入思维僵化。一旦认知被预设,就很难再自行修正。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里提到过一个经典案例:

一家珠宝店老板想清理滞销的绿松石首饰,本来打算按原价的一半出售。结果店员看错,把价格标成了原价的两倍。没想到,这批首饰却被一抢而空。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在陌生领域常会不自觉地套用一个思维模式,“越贵=越好”。高价成了触发器,让人直接联想到“品质更优”,从而省略了本应有的理性判断。

这和“预制人”的反应如出一辙。

在面对某些信息和情境时,他们习惯依赖省力的反应模式,一旦某个“按钮”被触发,就会沿着既定轨道思考,缺乏应有的批判性和跳脱力。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社会性愚蠢”在群体中更容易被放大。当个体沉浸于主流观点或依赖便捷路径时,往往会毫无抵抗地接受各种“投喂”,逐渐放弃独立判断。

预制人是如何炼成的?

“预制人”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个人选择,而是信息过载、工作环境和心理倾向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1、信息过载的副作用

数字时代的信息爆炸和碎片化消费,正在不断制造“预制人”。每天刷短视频、追新闻推送,海量信息以高速、轻量、娱乐化的方式冲击感官,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浅尝辄止,深度阅读和批判思考反而成了奢侈。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评选出的2024年度热词“Brain rot”(脑腐),正好揭示了这一现象:过度沉迷低质量、碎片化内容,会让人的认知逐渐退化。“预制人”的思维僵化,正是这种信息快餐文化长期喂养的结果。

2、制度化的驯化

职场中常见的流程和模板,确实能提升效率,但当它们被过度依赖时,就成了“驯化”工具。许多企业为了追求效率与可控性,把复杂的工作拆解成固定流程,员工完全不用思考,只需照单执行即可。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等待指令、套用模板,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被掏空,思维也随之僵化,逐渐沦为了缺乏创造力和应变力的“预制人”。

3、心理上的自我防御

除了外部环境,人类自身的“认知惰性”也在助推“预制人”的形成。面对复杂问题,我们本能地倾向选择最省力、最熟悉的路径,更愿意依赖经验、套用固有模式,或等待他人给出答案。这种对确定性的渴求和对不确定性的回避,让“预制好的答案”显得更具诱惑力。

如今人工智能的普及,看似解放了人类的劳力,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这种认知惰性。当机器可以轻易给出“最佳方案”时,人们对独立思考的需求就会降低,主动思考的意愿也随之被大大削弱。

不做预制人

如何摆脱“预制人”的陷阱,成为鲜活、有思想的个体,是数字时代每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课题。K哥建议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保持思维弹性,警惕思维固化

警惕思维固化,主动保持觉醒和反思。我们要学会冲破各种“信息茧房”,主动拓展信息来源,接触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常常有意识的问自己:我的想法是不是被习惯限制了?我的理解是否足够全面?这些练习能帮你把思考从自动化模式里抽离出来。

2、跳出舒适圈,接受不确定性

在一个唯一不变就是变化的时代,过度依恋已知和熟悉,只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僵硬。尝试探索新的领域,学习新的技能,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交流,这些经历都能拓展我们的视野,锻炼我们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3、保持空杯心态,获取多样化观点

放下偏见,虚心倾听,敢于承认自己的认知有限。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道多少,而在于对未知保持敬畏,对差异保持开放。沟通时少一些先入为主,多一些理解和同理心。把每次交流都当作学习机会,从他人的视角汲取养分,才能形成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不被单一信息左右。

经济学家奇波拉在《人类愚蠢基本定律》中指出,愚蠢的人往往让他人受害,却无益于自己,还会拖累社会。今天的“预制人”正活生生印证了这一点。应对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抱怨,而是提醒自己别被预制化,在信息洪流中坚持批判精神与探索欲。愿我们始终保有独立思考的锋芒,敢于质疑,也能带着温度前行。

本文来自公众号:技术领导力 作者:Mr.K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面试技巧、商业知识等等等?加入产品经理进化营,跟优秀的产品人一起交流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庆祝动作被质疑不尊重人!媒体人:相煎何太急!央视特写该镜头

庆祝动作被质疑不尊重人!媒体人:相煎何太急!央视特写该镜头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3:37:02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4 07:09:44
省长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茅台集团董事长等8人发言

省长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茅台集团董事长等8人发言

政知新媒体
2025-11-13 23:01:57
尊界SUV M900渲染图曝光:车身超5.5米 对开门设计

尊界SUV M900渲染图曝光:车身超5.5米 对开门设计

手机中国
2025-11-12 18:06:17
为什么女朋友觉得年入百万很简单?网友:她一定有个做足浴的闺蜜

为什么女朋友觉得年入百万很简单?网友:她一定有个做足浴的闺蜜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4 16:38:29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又元
2025-11-13 18:16:32
中方反制来了!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抵近日本,万吨大驱带队

中方反制来了!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抵近日本,万吨大驱带队

知鉴明史
2025-11-13 18:58:39
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奥运冠军李雯雯无缘金牌,小将李闫夺冠

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奥运冠军李雯雯无缘金牌,小将李闫夺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4 21:44:39
曾主任与祖副院长偷欢现场惊现反转!

曾主任与祖副院长偷欢现场惊现反转!

霹雳炮
2025-11-12 23:05:53
奇瑞汽车就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致歉:将承担赔偿责任,做好善后工作

奇瑞汽车就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致歉:将承担赔偿责任,做好善后工作

界面新闻
2025-11-13 07:24:42
焦点速览:泽连斯基下放波城留守权,世行预测乌克兰经济增长5.2%

焦点速览:泽连斯基下放波城留守权,世行预测乌克兰经济增长5.2%

史政先锋
2025-11-14 12:17:15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3 17:55:52
汽车新国标卡死5秒加速,电车的这些毛病也得改

汽车新国标卡死5秒加速,电车的这些毛病也得改

汽车公社
2025-11-14 08:46:26
双层软卧变三层硬卧!福建舰宿舍首次公开,咋比辽宁山东舰还挤?

双层软卧变三层硬卧!福建舰宿舍首次公开,咋比辽宁山东舰还挤?

军武次位面
2025-11-14 19:00:46
热搜刷屏!广东队“诗与远方”,冠军!

热搜刷屏!广东队“诗与远方”,冠军!

南方都市报
2025-11-15 00:35:16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宁夏退伍士兵将岳父全家7口人全部割喉,妻子肚里的孩子都没放过

热风追逐者
2025-09-24 23:41:51
全运混双颁奖!刘诗雯打量金牌笑开花,陈垣宇/蒯曼很郁闷!

全运混双颁奖!刘诗雯打量金牌笑开花,陈垣宇/蒯曼很郁闷!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5 00:00:35
细思极恐!三聚氰胺悄悄回来了?

细思极恐!三聚氰胺悄悄回来了?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2 18:56:28
5连胜!意大利只输1场球却无法直接出线 需赢挪威9-0才能迎来奇迹

5连胜!意大利只输1场球却无法直接出线 需赢挪威9-0才能迎来奇迹

风过乡
2025-11-14 06:48:55
满仓干啦?全国人民存款,大减1.34万亿

满仓干啦?全国人民存款,大减1.34万亿

说财猫
2025-11-13 22:43:13
2025-11-15 01:20:49
运营派
运营派
互联网运营学习交流平台
1305文章数 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游戏
数码
手机

教育要闻

独家!小初高贯通部正式成立!朝阳家长的福气还在后头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迟迟没有Switch2版!这三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太可惜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