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的一个早晨,李淑贤在政协礼堂旁的小茶室压低声音:‘哪怕再拖十年,这部书的版权也得姓李。’”律师愣了几秒,还是点点头。就是这句带着倔劲的话,把末代皇帝溥仪的名字重新推回了社会的放大镜下。
![]()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火化那天,他留给妻子的财产清单薄得可怜:一只用旧的手表、一台照相机、几件旧西服和几本校对到一半的《我的前半生》手稿。传闻中地下室堆金如山、密室藏珠宝的戏谑,在八宝山的骨灰盒前彻底破了相。原因不复杂,早年的宫廷金银被清室善后委员会接收,东北时期被关东军劫走的古玩也随战火四散,最后能换钱的只有半生回忆写成的几十万字。
回忆录最初的版权属于溥仪本人。1956年,他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口述,作家李文达执笔整理。1964年第一版面世时,版权登记写的是“溥仪·李文达”。当时没人想到知识产权会在二十多年后变成真金白银。1982年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筹拍《末代皇帝》,主动找到李文达协商。彼时国内对著作权归属缺少明确法规,李文达顺水推舟签了合同,拿到了一笔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少的外汇。电影上映后全球热卖,李淑贤在电影院后排看完片尾字幕,“Puyi’s autobiography”几个英文单词像锤子一样敲在心口——她意识到自己什么都没拿到。
![]()
有人嘀咕:老太太是不是看见票房红火才来争钱?先得把账掰清。溥仪去世时留给李淑贤的抚恤金仅够维持一年生活,她本人的工资是医院护师,每月三十多元。用今天的话说,除了工资,她几乎零存款。再加上要替丈夫归还住院欠款,手里更是捉襟见肘。在这种背景下,版权哪怕只值几万块,都足够撑起她的晚年。
1988年起诉时,国内新《著作权法》尚在草拟阶段,法官缺少可以直接援引的条款。李淑贤的律师团队于是翻遍民法习惯做文章:既然溥仪死后没有遗嘱,合法继承人就是配偶。可李文达坚持自己是“共同作者”,合法分享收益。两边的辩论围着“原始产权”与“劳动创作”打转,一年又一年。庭下更热闹,茶摊、街角甚至公交车上都能听到“末代皇后要财宝”的戏谑。实际上李淑贤只是想把印着溥仪名字的那行小字握在手里,真正值钱的是权利而非金条。
![]()
诉讼尚未结束,舆论已经先行复活了一个陈旧话题:溥仪到底有没有藏财?如果说光绪末年那批清室宝物在辛亥革命后被官方封存,那么伪满洲国时期的“皇库”就几乎被关东军洗劫一空。1945年长春溃败,日本宪兵连夜把能带走的文物装箱,用火车运往釜山。苏军进城时,留下的只是空柜子。更离谱的传闻是“沈阳南塔地窖深埋十车黄金”,考古人员后来多次勘探皆无所获。财宝神话,在档案与现实的双重检验下就剩一个“听说”。
李淑贤在法庭外也辩白:“我不是搜宝箱,我只要合法收入。”态度倔,却不蛮横。那几年她生活清淡,仍在医院值夜班,同事见她走廊里一边巡房一边翻法条,连声叹服。有人劝她:“算了吧,十几年了。”她答:“要是我不争,溥仪那点儿名声连根都没了。”这句话透露的不是贪婪,而是一种近乎顽固的尊严感——就像晚清遗臣坚持称呼自己“前朝旧臣”那样,她把溥仪的书看作唯一能证明他改造成功、重新做人也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凭证。
官司拖到1997年秋天出现关键节点。最高人民法院参考新生效的《著作权法》,明确“作者死亡且无遗嘱,其著作财产权在法定保护期内由继承人享有”。同时也认可李文达享有“署名权与获得报酬权”。判决下达时,李淑贤已经身患重病,坐在轮椅上听宣判。她没等到全部赔偿到账,2001年春天便离世,留下的遗物里最贵重的是那份盖着法院红章的判决书。
![]()
冷静核算,这场十年拉锯的最终经济收益约合人民币八十余万元,远非外界传的“千万版税”。放到九十年代末,八十万足以在三环买套房,但与一位末代皇帝的光环比,就是小数点前后。但李淑贤咬紧牙关耗掉十年岁月,得到的或许是“合法继承人”四个字背后的体面——一份无形却真实的财产。
有人问,那溥仪本人究竟留给社会什么?答案其实隐藏在他晚年的工本薪水里。1960年重返社会,他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做园艺工,每月三十六元,种树、施肥、写说明牌。他在手稿上自嘲:“我现在是人民的小学生。”这份收入被他用来买工具书、看牙、请同事吃饭。借助劳作维生的姿态,是他留给后来者的最稀罕“财宝”——一个帝王学会做普通公民可不简单。
![]()
如果再往深处追问,为何民众总愿意相信他死后留下惊人财富?或许因为想象一个摆脱封建桎梏却依旧坐拥金山的“传奇”,比接受“最后什么都没有”更痛快。但历史往往冷静,一张法院判决书就把神话切成了纸片。
李淑贤去世前夕,让秘书把那部《我的前半生》最新印刷样给她翻了翻。她摸着扉页,指着“溥仪著”三个黑体字说:“这就够了。”律师在旁边听得清楚,又忍不住问了一句:“真不后悔?”她摇头:“我要的是理,不是财,再说理里也有财。”话音不高,却把十年官司的来龙去脉说得透彻。
![]()
如今《我的前半生》依旧在书店陈列,定价四十多元。读者翻到最后一页会看到版权页写着:版权所有,遗产继承人李淑贤。那一行字并不起眼,却标注了一个曾经的皇后靠法律把自己晚年生活撑起来的事实,也昭示了一个时代观念的转折——传说中的万贯家财终究敌不过制度下的几行条款。真实吗?极其真实。传奇吗?恰恰因为真实才更像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