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下午,李先生驾车行驶至邯大路浙江商贸城路段时遇到一件烦心事儿。
李先生:因前方道路施工,我依照指示牌临时驶入非机动车道,行至邯大路与东环交叉口时,被执勤交警以“违规占用非机动车道”拦下。指示牌明明让这么走,咋还罚呢?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市交巡警支队防控大队邯大路警务站中队长 付同志:确实是我们疏忽,当天施工路段的施工工人把公示牌挪到非机动车道,造成机动车上了非机动车道。前两天下雨,正好有群众在车棚底下躲雨,投诉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我们民警对这辆车确实有过处罚,后来我们和李先生沟通,包括和法制科沟通,给李先生撤销了处罚。
记者:同时段可能还有其他车辆也被处罚,都可以撤销吗?
市交巡警支队防控大队邯大路警务站中队长 付同志:可以。
最新进展:
李先生:罚单已撤销,非常感谢。
清晨评论:雨天出行不便,如今因施工牌挪位引误会,司机依规行驶却被罚,这事儿换谁都闹心。希望部门之间加强联动,尤其在道路施工期间,及时沟通,别因信息不畅让群众为了难。我们每天开车、走路,其实都在和各种“隐形的指示牌”打交道:路口的红绿灯、超市的导向标、景区的指示牌……这些“牌子”未必都是铁做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规则”的基本信任:只要照着走,就不会出错。可一旦“牌子”自己先“跑偏”,就像导航突然指错路,你握着方向盘越稳,心里越慌——我们哪有精力天天盯着“规则”有没有偷偷变卦?说到底,我们怕的不是偶尔的“跑偏”,而是“跑偏”之后的没人管。李先生幸运在能沟通、能撤销,但如果下次是个不会投诉的老人呢?如果下次“跑偏”的是更重要的安全标识呢?公共管理里最该“不跑偏”的,或许不是那块铁牌子,而是每个环节对种种规则的敬畏,施工方多问一句“这牌子能不能挪?”交管部门多检查一次牌子还在不在原位,我们就能少一分“守规矩反被罚”的糟心。毕竟,我们遵守规则,不是因为怕罚单,而是相信规则会保护认真生活的人。但愿每块指示牌都能站在该站的地方,就像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规则里安心赶路。
(记者:晨阳)
1、FM106.8周一至周五早7点至7点40,拨打热线电话:8508850选6参与互动
2、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中搜索“清晨热线”可参与互动
4、邮箱:hdqcrx@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