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换了仨总理,马克龙实在没招了,烂摊子还没处理好,又收到一个噩耗。此前他力主与中国硬碰硬,回旋镖终于还是扎到了自己身上。
日前,法国政坛再次传出惊人消息,马克龙再次任命勒科尔尼担任总理一职,但是此时距离勒科尔尼递交辞呈才刚刚过去4天。说来也是极具戏剧性的故事,勒科尔尼在9月9日临危受命担任总理,10月5日完成组阁,10月6日就向马克龙主动请辞。
![]()
政坛 “走马灯”
2025 年法国政坛的动荡从 9 月持续至 10 月,总理职位的频繁更迭创下该国第五共和国历史纪录。
9 月 9 日,在时任总理博尔内因民生政策争议辞职后,马克龙紧急任命勒科尔尼为新总理,希望借助其曾担任国防部长的履历稳定政局。
勒科尔尼上任后迅速推进组阁工作,于 10 月 5 日完成内阁成员任命,然而仅一天后的 10 月 6 日,他便以 “无法协调各党派分歧” 为由递交辞呈,成为法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理,任职时长仅 38 天。
![]()
更具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 10 月 10 日,马克龙宣布再次任命勒科尔尼为总理,距离其辞职仅 4 天。
这一 “二进宫” 决策背后,是法国政治格局的深度碎片化:当前国民议会中,马克龙所在的 “复兴党” 及其盟友组成的执政联盟仅占 245 席,未达绝对多数;左翼政党联合组建的 “新人民阵线” 拥有 154 席,极右翼 “国民联盟” 则以 137 席成为议会第三大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僵局。
![]()
法国《世界报》披露,马克龙在勒科尔尼辞职后曾接触 5 位潜在总理人选,包括前经济部长勒梅尔、欧洲事务部长博纳等,但均因 “不愿承担组阁失败风险” 或 “与在野党存在无法调和的立场分歧” 而拒绝,最终只能再次启用勒科尔尼。
“二进宫” 后的勒科尔尼政府面临的阻力丝毫未减。10 月 12 日,左翼 “新人民阵线” 与极右翼 “国民联盟” 罕见达成共识,联合向国民议会提交对政府的不信任案,理由是 “政府未能提出有效应对通胀和失业的方案”。
![]()
法国宪法委员会数据显示,当前国民议会中反对执政联盟的席位已达 291 席,超过通过不信任案所需的 289 席门槛,勒科尔尼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已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马克龙本人也面临弹劾压力,极右翼议员勒庞于 10 月 11 日在议会质询中公开表示,将推动针对马克龙 “滥用行政权力、破坏议会民主” 的弹劾程序,这是马克龙第二任期内首次面临弹劾危机。
![]()
对华政策 “回旋镖”
马克龙政府此前推行的对华强硬政策,正以 “债主上门” 的形式反噬法国经济。在经贸领域,法国海关 10 月 10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9 月法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至 327 亿欧元,同比增长 41%,创历史同期新高。
这一逆差扩大与法国此前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实施的贸易限制直接相关:2024 年 12 月,法国联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 25% 关税,导致 2025 年上半年法国自华汽车进口量同比下降 62%,但同时也使法国本土汽车经销商失去价格优势,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滑 18%,标致、雷诺等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从 2024 年的 3.2% 降至 2025 年的 1.9%。
![]()
更严峻的压力来自能源与农业领域的 “债务清算”。2024 年,法国以 “国家安全” 为由,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法国海上风电项目竞标,并要求中企退出已投资的 3 个光伏电站项目。
这一决策导致法国可再生能源建设进度严重滞后:法国能源转型部数据显示,2025 年 1-9 月法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仅 120 兆瓦,远低于年度 500 兆瓦的目标,光伏新增装机也同比下降 35%。
为填补能源缺口,法国不得不从挪威、西班牙进口更多天然气,2025 年前三季度天然气进口支出同比增加 28 亿欧元,相当于法国年度国防预算的 8%。
![]()
农业领域的 “账债” 同样棘手。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曾是法国葡萄酒、乳制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2024 年法国跟随欧盟对中国农产品实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 2025 年 1-9 月法国对华葡萄酒出口量同比下降 58%,奶酪出口量下降 42%,直接造成法国农业产值损失约 14 亿欧元。
![]()
国内农民的抗议压力,法国农业部长杜邦于 10 月 13 日紧急率团访华,试图重启农产品出口谈判,但中方明确表示,需先解决法国此前设置的贸易壁垒问题,否则难以恢复合作。
这种 “主动设限再求合作” 的被动局面,让法国农业界对政府的对华政策普遍不满,法国农民工会已计划于 11 月发起全国性抗议活动,要求政府 “立即纠正错误的对华贸易政策”。
![]()
内政 “烂摊子” 叠加
在政坛动荡与对华政策反噬的同时,法国国内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已形成 “烂摊子”。
通胀方面,法国 INSEE 统计与经济研究所 10 月 11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法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6.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12.3%,能源价格上涨 9.7%,均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通胀高企导致居民购买力持续下降,2025 年二季度法国家庭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下降 2.1%,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
![]()
失业问题同样严峻。法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法国失业率升至 8.7%,其中 15-24 岁青年失业率达 23.5%,较 2024 年同期上升 3.2 个百分点。
勒科尔尼政府此前推出的 “青年就业计划” 因资金不足未能落地,仅发放 12 亿欧元补贴,远低于承诺的 45 亿欧元,导致在野党批评其 “政策空洞、脱离实际”。
![]()
社会矛盾的激化已通过街头抗议显现。10 月 14 日,法国巴黎、里昂、马赛等 12 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参与者超过 50 万人,抗议人群主要为教师、护士、公交司机等公共部门从业者,诉求包括提高薪资、改善工作条件、控制物价等。
巴黎警方数据显示,当天游行中发生 27 起暴力冲突,12 辆警车被损毁,38 人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这种社会动荡与政坛僵局形成恶性循环:政府因议会分歧无法推出有效政策,民众因政策失效加剧不满,进一步削弱政府执政基础。
![]()
结语
马克龙政府的内外困境还导致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信任度下降。
这种国际信任的流失,不仅影响法国企业的海外利益,也削弱了法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使其陷入 “内政不稳 — 外交受挫 — 经济受损” 的负面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