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猪肉价值60枚铜元,而换取一枚银元需要足足两斤重的铜元,这就是1949年夏天贵州街头出现的奇特景象。
当年6月9日,贵州省财政厅接到谷正伦的命令,要求紧急招商铸造100万枚半分铜元。
此时,国民党统治已摇摇欲坠,全国很多地区已经解放,而仍在国统区的贵州却试图通过发行地方货币,来挽救崩溃的经济。
![]()
当“银元半分”长版 大晋浩天2023拍卖:3450元
主要背景就是,金圆券成了废纸,市场被迫退回使用银元交易,但辅币却严重不足。
导致已退出流通多年的铜币、镍币又重新出现。
当时贵州省银行虽然抛出了“银元辅币券”壹角纸币26万元,但市面仍缺乏辅币,于是贵州青山矿业药品工厂承接了这笔订单。
它也创造了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个罕见案例:公私合铸!
![]()
铸币厂老照片
合约规定,厂方自备原料,而其制模铸造等费用,则按照每250枚铜辅币支付通用银元壹元的标准来计算。
双方约定在70天内完成任务,为了寻找原料,厂方想出了一个“妙招”。
原来,当时贵阳留有大量国民党军队的炮弹壳,此时“废品利用”岂不是刚好?
据记载,“当银元半分”铜元足有90%的铜材来自炮弹壳,而且材质比以前的老铜元更加坚硬!
![]()
图源古泉园地
然而,铸造过程并不顺利。青山矿业药品工厂设在贵阳市东郊,厂主胡昆山主要生产开山用炸药、雷管及避水引线。
工厂的造币设备十分简陋,在机器经常出故障和停电的情况下,工厂仍必须日产二三千枚。
由于电机压力不足,钢模质量差更换频繁,加上半手工操作,导致很多铜元的花纹浮浅。
它的设计风格也很鲜明,重点是背面正中有一篆书“黔”字。而且以“分”为单位,直接与银元挂钩,打破了清末民国时期以“文”为单位的常规。
![]()
上长下扁 图源《中国钱币》杂志
在版别上,主要有长“铜元”与扁“铜元”两大类,主要就是看字的大小。
1949年7月7日,贵州省银行在贵阳各报刊登宣布,正式发行此种铜币。
200枚换一块大洋、20枚换银元辅币券一角。刚开始还挺受欢迎的,但没多久就出了问题。
首先,铜价上涨导致铜材的价值超过了面值,那么不管是商人还是民众,都囤着不花,甚至回炉重铸改作他用。
![]()
然后用起来非常不方便,由于面值过低,仅仅“半分”,日常交易需要携带大量铜元。
当时一斤猪肉要卖60枚“半分铜元”,如每枚以18克计,60枚总重量约二市斤多,故有“两斤铜元一斤肉”之说。
换上十块大洋,就要背上2000枚铜元,总重达7.2市斤。这不就和古代铜钱换银两差不多了吗?
所以,仅仅流通半个月之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它也是中国铜元的绝唱!
![]()
扁版 宜和2022拍卖:11500元
截止1949年9月份,一共发行了21.6万枚,流通时间极短,加上各种销毁、私自熔铸以及贵州多雨潮湿环境的难保存,因此存世量比较少。
品相一般都不太好,能达到P盒VFDetails级别就不错了。前几年这个分数至少上万元,差一点的几千元,不过最近行情不太好,手里有的可以捂着。
因为这枚铜元,代表着国民政权在大陆发行的最后一枚关门币,标志着一个“铜元时代”的结束,纪念意义还是不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