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
“如果14号前员工不做反思并提交检讨文件,就要停发相关9月份的薪资。”
一则关于匹克内部处理拒绝降薪员工的消息在2025年10月中旬再次将这家老牌运动品牌推上热搜。
在2025年9月,匹克就被员工爆料“事前无沟通、无公告就执行全面降薪,降幅最高达50%”。而更引人关注的是,在降薪事件发生前十日,匹克集团还高调向泉州市慈善总会捐赠了1亿元。
![]()
01 粗暴降薪
2025年9月中旬,多名匹克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公司在发薪日前4天突然口头通知降薪,没有书面文件,也未征得员工同意。
根据披露的降薪方案,匹克总部实行分档降薪:月薪5000-10000元的降10%;1万-2万元的降20%;2万元以上的降30%。
受影响最大的直营分公司办公室员工,薪资直降50%,同时还被取消绩效。
匹克董事长许景南在9月17日的内部会议上承认了降薪,但否认是“全员降薪”,称这是针对“亏损部门和高薪岗位”的调整。
![]()
他解释,调整的只是固定工资,绩效并未调整,整体降薪幅度不足10%。
对于降薪原因,许景南透露,2025年1-7月匹克内销直营业务已累计亏损超1.3亿元。为缓解压力,集团已出售华东、华中、西南三家直营公司。然而,令员工和公众困惑的是,在宣称亏损并大幅降薪的同时,匹克却刚刚向泉州市慈善总会捐赠了1亿元。
![]()
为何要一边打肿脸充胖子大额捐款一边却说没钱发工资?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近日,匹克降薪事件再次升级。
公司对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10月14日前提交“反思检讨”,否则将面临停发9月份工资的处罚。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公司文件还显示,曾提交“拒绝降薪”相关书面文件的员工被视为不服从公司管理。
![]()
这些员工被要求在公司规定日期前以面谈或电话汇报的方式向董事长许景南汇报情况。
从法律角度看,匹克的降薪流程存在争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包括薪酬)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而匹克员工反映,降薪通知是在发薪日前4天口头下达的,没有书面文件、没有一对一沟通、没有签字确认。
就连许景南落款的那份通知,也是在发完工资后才出现的。
在内部会议的最后,许景南曾问大家:“还有其他意见吗?”但没有人员发声,因为会议设置了禁言。
02 晋江鞋王的落寞
匹克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1989年,许景南在泉州创立了匹克。凭借与八一男篮的合作以及NBA营销,匹克迅速崛起。
1997年,匹克估值就达到近2亿元,被称为“晋江鞋王”。
2009年,匹克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高达52亿港元。许景南的儿子许志华曾回忆:
“我们的企业就像是站在电梯里的人,站着不动,也会一直向上升。”
但好景不长。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匹克日渐边缘化。
![]()
2015年,匹克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1.09亿元、3.92亿元,较巅峰期的46.55亿元、8.22亿元,下跌33%和52%。
2016年11月,匹克宣布从港交所退市,此时其股价较发行价跌超60%,市值缩水约42%。
从港股退市,一度被外界猜测为“在体育概念股估值更高的A股重新上市,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2021年,匹克获得由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领投的近15亿元融资,获得融资后,匹克估值超百亿元。
但与此时的友商们相比,匹克与行业的差距依然明显。
匹克也曾尝试多元化战略。2018年,匹克收购户外运动品牌奥索卡。
但与安踏成功运营迪桑特、可隆不同,匹克未能对奥索卡进行有效地营销与开发。五年之后,奥索卡被中和集团收购;匹克自身户外系列如征途等则影响寥寥。
在营销方面,匹克亦错失良机。
2020年,匹克签约NBA球员安德鲁·维金斯为代言人。但在2022年NBA总决赛期间,维金斯却穿上了耐克鞋,使匹克与一个全球性的曝光机会失之交臂。
不仅如此,许景南在内部会议中提出十年目标“外销突破百亿元,内销达两百亿元”。但对如今的匹克而言,重新调整内部管理结构、完善员工薪酬福利措施、提高研发投入,可能比宏伟的目标更加实际。
匹克坐不稳“晋江鞋王”的宝位转头却想法子折磨员工,要知道,强制检讨书或许能暂时让员工屈服,但无法“反思”出企业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