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秘诀。我们先从格莱迪斯的幼年讲起——格莱迪斯于1920年4月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她的父母是常驻印度的医疗传教士,为了规避印度季风季的孕产风险,父母在格莱迪斯出生前短期回国。格莱迪斯的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妇产科护理师,夫妇俩在印度医疗传教逾30年。小格莱迪斯出生后6个月,就随父母到了印度,在印度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直到14岁才回到美国就读高中。格莱迪斯在60岁接受访谈时说道:“我生于克利夫兰的暴雨夜,但马德拉斯的阳光才是我真正的摇篮。”(Madras,是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德旧称,位于印度东南沿海,地处热带。)
她的摇篮,是在印度的极度贫困的人群之中,那正是她父母医疗传教的目标人群。然而,在小格莱迪斯的记忆中,除了马德拉斯的阳光,还有她父母救助穷人,尤其是那些低种姓的“不可接触者”的记忆,贫穷、疾病、不平等,是她成长的环境,而父母的无差别救治,为她之后的学医,铺下“顺理成章”的道路,仿佛学医、救治众生,是顺应天理的自然而然。
她写到,她初次感受到“能量”的故事:一次,只有她母亲在营地值守,为衣衫褴褛的穷人看病。这些穷人往往都是低种姓者,他们无法在其他地方得到救治,忽然,国王拉贾(印度部分地区的君主)的仆人拉来一头大象,让格莱迪斯的妈妈救治,她母亲试图解释自己不是兽医,但仆人说这是拉贾最喜爱的坐骑,拉贾命令必须给大象看病。母亲用与病人交谈的那种温柔自信的语气和大象交谈,“我会很轻的。”
![]()
大象的左前脚踩到竹子,已经感染了,格莱迪斯熟练地帮忙拿来高锰酸钾消毒液、镊子和注射器。母亲耐心而温柔地取出象脚里的碎竹片,冲洗感染的肌肤,再涂上药膏,而大象始终安静地站着。救治完毕,大象将格莱迪斯和姐姐用长鼻子卷起,放到背上,走到河边喷水嬉耍,有大象在,河水里的蛇和鳄鱼都避让三分。接下来的一周,每天大象都要来治疗,而它每次都会用长鼻子“拥抱”母亲,而母亲则笑着喊着“做个好孩子,把我放下来”。
当时格莱迪斯正在蹲班重读一年级,她因为读写障碍而不喜欢上学,她说,帮助母亲治疗大象这件事,让她意识到自己有当医生的天分,后来,她遇到一个新老师,引导她用一种新的方法阅读,她开始重新相信自己,直至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后来的医学院。这个故事就引出了格莱迪斯保持生命活力的第一个秘诀:你生而有因——每个人生来都为了连接我们独特的天赋,这是激活我们生存欲望的火花。格莱迪斯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生而有因,生来就是为了学习和成长,也是为了施展我们的天赋。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便充满了具有创造力的生命活力——她称之为能量。
她说:能量是我们活着的理由,是我们的成就感,如果我们没有能量,就很难感受到快乐,身体和心理的状态都会受到影响。对于格莱迪斯而言,做医生,就是她的生命之因;而她坚信:每个人都生而有因,连接我们的天赋不一定重要,但探求天赋的过程更具价值。寻求能力的过程,是我们的活力与能量之源。而如果我们幸运,一生中会多次经历能量迸发的时刻。但是,需要我们主动探求。
格莱迪斯为詹姆斯的父母治疗了很多年,如今詹姆斯已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也来看病。格莱迪斯给他检查身体后,发现并没有什么身体健康问题,询问之下,原来,是詹姆斯“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他当初是按照父亲的指导去念计算机专业的,格莱迪斯便问他:你想做什么呢?你有什么梦想吗?在她的引导下,詹姆斯终于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音乐!说出这话时,詹姆斯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身上充满了昂扬的能量。我们究竟是谁?想要成为什么?这是特别值得追问的问题。格莱迪斯就经常这样问她的病人。
另一位莉莉安,也是格莱迪斯多年负责诊疗的。莉莉安家庭美满,丈夫有很好的工作,孩子们都自立了,受到人们艳羡。在一次例行诊疗后,一切都正常,没有任何异常症状,她只是“感觉不好”。格莱迪斯静静地等待她,良久,莉莉安终于开口:“我想我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没有人需要我了,我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格莱迪斯震惊了:即使我们似乎拥有了一切,没有能量的生活也会空虚。在格莱迪斯的鼓励下,莉莉安参加了为儿童协会筹款的工作,忙碌起来,重新变得精力充沛,容光焕发。詹姆斯和莉莉安都参加了格莱迪斯102岁的生日party,格莱迪斯也庆祝他俩分别创造了充满活力的生活,而充满活力,对于身心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