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单次1000km起,固态电池加速突破,外媒:遥遥领先
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热度持续攀升。日前,梅赛德斯 - 奔驰宣布,搭载全新固态电池的测试车已开启道路试验。该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450瓦时/千克,可使纯电EQS测试车的续航里程提升25%,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1000千米。外媒:遥遥领先
实际上,并非只有奔驰在积极进行战略布局,广汽、长安、蔚来、东风岚图、上汽智己等多家知名车企也纷纷投身其中。各车企竞相抢占这一新兴市场风口,此等态势虽可理解,但能否真正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尚需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与综合实力来验证。
![]()
01 突破瓶颈,改写电动车技术规则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从电动化的上半场步入智能化的下半场。然而,受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等诸多短板的限制,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此外,因动力电池受损、短路等情况导致电动车起火并引发事故的消息也备受关注。
固态电池是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与采用液体电解质的电池相比,它具备充电速度更快、能量密度高、体积小、电池循环寿命更长等优势。最为关键的是,由于无需使用电解液,该技术能够有效规避自燃、腐蚀及漏液等风险,从而显著提升安全性。因此,固态电池被视作有望缓解当前行业难题的重要技术,是“下一代”电动车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
据公开报道,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技术储备等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供应商已超越三星、松下等传统海外巨头。它们甚至开始为宝马、大众等车企构建属地化供应体系,实现了供应链与技术的全面出海。
面对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的局面,日韩和欧洲的头部整车及供应链企业均将希望寄托于固态电池的研发和装车计划。丰田、日产、宝马等海外车企都曾公布过较为激进的固态电池上车计划。
![]()
02国产崛起,多项高精尖技术突围
计划往往难以预知变化。当外企凭借技术先发优势,着力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时,国内企业与科研工作者则心无旁骛、专注于自主研发。目前,中国企业在诸多高端制造领域已成功追赶欧美企业。就连外媒也不得不承认:“中方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已从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外媒也纷纷表示:遥遥领先!
由此可见,从能源领域到生命科学,从精密制造到前沿材料,中国正在全方位、持续性地巩固其在全球的话语权。
![]()
03一场不可逆的“能源革命”
当前,尽管固态电池具备优越性能,但成本与量产问题仍是亟待攻克的两大挑战。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较传统锂电池高出3 - 5倍,这表明在初期,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售价可能偏高,主要面向高端市场。不过,行业预测显示,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产能的提升,2030年之后,固态电池的成本有望显著降低,从而逐步进军30万元级主流市场。
一旦固态电池的价格变得亲民,燃油车的市场地位将面临彻底瓦解。诚如业内人士所言:“当电动车的充电速度比加油更快,续航里程比燃油车更长,且安全性更高时,又有谁会选择购买燃油车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