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的厨房里总会飘起一股诱人的油香,那是炸酥肉的味道!这道看似普通的小吃,却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和家的温暖。然而,很多人在自己动手时,却常常翻车?不是不够酥脆,就是里面不够味,甚至放凉后变得硬邦邦的。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炸酥肉的终极技能,让你轻松复刻饭店级的美味!
其实要想酥肉炸的酥脆爽口,除了学会正确去除肉腥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炸酥肉的“3要2不要”,接下来就请我认识的一位28年的酒店大厨,按照这样的方法炸的酥肉,酥肉又香又脆,放凉都不回软。
首先,选肉与切肉的学问万事开头难,炸酥肉首选猪梅花肉,这块肉位于猪肩胛,肥瘦相间如雪花,久炸不柴,口感嫩滑。其次是猪里脊,纯瘦无筋,适合不喜欢肥肉的朋友。前腿肉也是不错的选择,肉质紧实有弹性。
选好肉之后,切肉是关键,掌握“横切牛羊竖切猪”的原则,猪肉要顺着纹理,切成粗细均匀的小拇指粗细的条状(太细容易炸干,太粗则内部难以炸透),长约4-5厘米为佳,一口一个,方便又过瘾。
其次腌制也是重中之重,是入味的灵魂酥肉好不好吃,腌制占了半壁江山,这一步是赋予它“内在美”的关键。
基础调料:料酒、生抽、盐、白胡椒粉是标配。料酒去腥,生抽提鲜,盐定底味,白胡椒粉则能极大地提升香气。
风味升华:想要味道更有层次,可以加入少许花椒粉。强烈推荐将干花椒焙香后碾碎,比直接用花椒粉更香浓。此外,几片姜末、一点点糖(提鲜和平衡口味)也能让风味更上一层楼。
腌制时间:充分抓匀后,密封放入冰箱腌制至少30分钟,如果时间充裕,腌制1-2小时风味更佳。
调糊是酥脆的密码面糊,是酥肉“外酥”的保障,也是很多人失败的重灾区。记住“3要2不要”口诀:
【3要】:
1要:淀粉为主:最佳比例是红薯淀粉与面粉以7:3混合。红薯淀粉能让外壳更加酥脆,而少量面粉则起到粘合和蓬松的作用。
2要:要啤酒代水:用冰镇啤酒代替清水来调糊。啤酒中的二氧化碳能让面糊更加蓬松,麦芽香还能去腥增香,炸出来的酥肉外壳会有空气感,格外酥脆。
3要: 要油封保护:面糊调成顺滑的酸奶状后,最后加入一勺冷油,这能锁住肉条水分,并在油炸时形成隔离层,使外壳更加焦脆。
【2不要】:
1不要:调得太稀
面糊过稀挂不住,炸出来就是一层薄皮,没有酥脆感。
2不要:过度搅拌
面糊调匀即可,避免过度搅拌产生面筋,影响酥松口感。将腌制好的肉条倒入面糊中,确保每一根都均匀地裹上“黄金铠甲”。
【秘诀】:
油温与复炸的奥义终于到了见真章的时刻!火候和油温是最后的临门一脚。
第一炸:定型与炸熟 锅中倒足量油,烧至六成热(约180°C),判断方法:筷子插入油中,周围泛起密集的小气泡。将肉条逐条下锅,防止粘连。保持中火,慢炸约3-4分钟,期间轻轻推动,使其受热均匀,炸至表面微黄、完全熟透后捞出。
第二炸:逼油与增脆 开大火,将油温升至八成热(约200°C)。将初炸的酥肉全部倒回锅中,进行复炸,约30秒。这一步能通出多余的油脂,并使外壳达到极致的酥脆。看到酥肉颜色变成漂亮的金黄色,立刻捞出控油。
炸酥肉总失败?大厨教你“听声、闻香、看色”,一盘完美的炸酥肉就此诞生!趁热吃,外皮咔嚓作响,内里鲜嫩多汁;放凉了涮火锅、做汤、蒸着吃,也依然风味不减。掌握了这些从选材到火候的细节,你就不再是厨房新手,而是家人朋友眼中的“酥肉大师”!还不赶紧收藏起来,今晚就露一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