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刚刚过去的“9·3阅兵”,震撼人心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整齐划一方阵,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战略神器……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多年来,我国针对和平年代的军备战略和实战演练早已形成了注重实战,紧跟时代的统一标准。
但是时间倒退到60年代,战争的硝烟刚刚退去,虽然解放军战士依旧保持高标准的训练作风,可大家都觉得训练的内容和标准似乎都不太实用。
此时,上过战场的郭兴福努力回忆实战中的点滴经验,系统整理笔记和心得,并与战士们一道摸索出一套“红、快、硬、细、实”的训练方法。
![]()
在演练场上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可是仅仅过了五年,郭兴福就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得许世友以命担保才躲过一劫。
01 穷苦出身加入解放军走上红色道路
1930年郭兴福出生在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长大。
他幼年丧父,被迫辍学,在民不聊生的年代,家人说只有参军这一条道能吃饱饭,于是12岁那年得知国民革命军征兵,郭兴福第一时间报名参军。
![]()
但彼时年幼的他对革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吃饱饭才是第一要务,淳朴老实的农民家庭教会他吃了人家的饭就要给人家好好干活,所以他勤勤恳恳的做着一个保安团的勤务兵。
直到1948年郭兴福所在的部队在济南战役中选择向解放军投诚,郭兴福毫不犹豫地加入解放军。
直到加入解放军的队伍,郭兴福才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放全中国,于是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并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均有卓越表现,荣立三等功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
02 潜心总结经验将实战融入战备训练
全国解放后,组织安排郭兴福等一众战斗功勋到各大军事院校学习,为祖国强军事业储备力量。
郭兴福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肯钻研爱琢磨,并且能将书本上的理论战术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实战结合起来去研究。
![]()
经过四年的学习,郭兴福以优异的成绩从解放军第十四步兵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军区陆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军士教导营任排长。
抗美援朝结束之后,解放军的战备训练主要参考苏军,强化战术学习和理论基础,但实战演练却很薄弱。
1961年南京军区着手解决部队训练模式化、走过场的问题,郭兴福率先尝试将实战战场搬到演练场,带着战士们挖战壕,拼刺刀,训练移动射击,主打快准狠。
![]()
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实践,郭兴福最终独创“郭兴福训练法”,叶剑英元帅将训练成果总结呈报毛主席,并得到亲笔批示,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该训练法成为全军演练比武的标杆。郭兴福先后被记二等功1次、一等功1次。
03 动荡年代惨遭迫害多年后才得平反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年以后,郭兴福却因为不愿针对“罗瑞卿的问题”站队表态被卷入政治斗争,全军上下所有文件和教材中他的名字被抹去。
而他的训练方法也被改名,从重要岗位被调任,再到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成为阶下囚,一切都猝不及防。
造反派对郭兴福的审判足足持续了两年,他和妻子被连续折磨批斗了两年,三个孩子无人照料只能在部队食堂游荡。
这样的生活让郭兴福从一个顶天立地的将军变成了佝偻老人,即便他在狱中依旧坚持研究战备战术,但现实却没有任何改变。
![]()
直到他要被送去南京接受审判的前一天,造反派破天荒地放他回家“反省”,而郭兴福和妻子却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选择全家一起自杀以证清白。
可没想到最后郭兴福和妻子却被救下,甚至还因此罪上加罪“以死对抗组织审查”对他判处死刑。
判决书传到南京军区,许世友震怒,一通电话打到中央,以自己的前途和性命为郭兴福担保,这才争取到缓刑。
之后许世友又多方支持罗瑞卿复出,只要罗瑞卿没有问题,那么郭兴福的反革命问题也不存在。然而这番努力直到1979年才得到回报,郭兴福被平反。
![]()
只可惜十年光阴一去不回,官复原职的郭兴福已经无法继续当年的研究,郭兴福训练法没有再回归应用到实战演练。1985年郭兴福因交通意外去世。
参考资料:百科《郭兴福》
中国军网《郭兴福教学法,谱写军事训练史的光辉篇章》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