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可转债市场热闹非凡,一边是大额品种接连退市,一边是科创板转债密集发行。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机会确实不少,恨的是大多数人根本抓不住这些机会。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个市场的真实情况,以及我们散户该如何应对。
![]()
一、可转债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2025年的可转债市场简直是个"精分"现场。一方面,大额品种像下饺子一样接连退市,"大秦转债"320亿、"中信转债"400亿相继离场,光是10月份就有500亿的"浦发转债"到期退出。121只可转债摘牌,规模高达2142亿元,这数字看着就让人心惊肉跳。
但另一方面,9月以来发行端却异常活跃。22家公司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福能转债"38亿规模引来864万户疯抢,特变电工80亿可转债快速获批。最亮眼的是科创板公司,天准科技、颀中科技这些半导体、机器人赛道的玩家纷纷入场。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我想起了2015年的股市。当时也是大起大落,很多人被折腾得够呛。但现在回头看,那些能坚持下来的人最后都赚得盆满钵满。关键是要看懂市场背后的逻辑。
二、慢牛快调的行情陷阱
说到市场逻辑,就不得不提今年这波"慢牛快调"的行情。从2025年4月初开始,用了整整90天才涨了700点。这在A股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过去10年最长的上涨周期也就70天。
表面看慢牛给了大家更多参与机会,但实际上呢?上涨缓慢但调整起来毫不含糊。6月18日伊以冲突升温就是个典型例子:上证指数跳空低开直接收最低点,多少人吓得赶紧跑路?结果不到24小时冲突缓和,三连阳轻松突破3400点。
这种行情最折磨人。你以为安全了进场,结果马上来个剧烈调整;你害怕了离场,它又蹭蹭往上涨。就像猫捉老鼠的游戏,散户永远是被耍的那个。
三、机构震仓的把戏
说到被耍,就不得不提机构那些"震仓"的把戏。他们最喜欢在这种慢牛行情里玩心理战:前几次调整都没事,等你放松警惕时突然给你一记重锤。
看看这只股票的走势:
![]()
四个月涨幅接近翻倍,但中间经历了三次剧烈调整,尤其是第二波跌幅近30%。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能扛得住?大多数人不是跑早了就是跑晚了。
但如果我们用量化数据来看就完全不一样了:
![]()
蓝色K线代表"机构震仓",配合下方的"机构库存"数据就能看出这是机构在故意打压股价。前三轮调整都以"机构震仓"收尾,说明是洗盘;后期橙色数据消失才真的要小心。
四、量化数据的价值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量化数据的价值了。传统技术分析就像雾里看花,而量化数据则像X光机一样能照出市场的骨骼结构。
我大学时就开始使用这套系统,十多年来它帮我避开了无数陷阱。最神奇的是它能识别出那些重复出现的交易模式——毕竟机构资金量大,操作必然留下痕迹。
比如蓝色K线代表空头回补行为:前期做空的机构重新买入。这不就是典型的洗盘手法吗?先打压股价制造恐慌逼散户割肉,再低价接回筹码。
五、科创板的机会与风险
回到开头的可转债市场。科创板公司成为新券主力确实是个亮点:半导体、机器人这些赛道想象空间大。但问题是散户真的能把握住这些机会吗?
看看万通液压的例子:它的定向可转债方案因为行业竞争力强引发券商研究兴趣。但这种专业度高的品种普通投资者很难看懂。
我的建议是:与其盲目跟风不如静下心来研究量化数据。它能帮你识别哪些是真的机会哪些是陷阱。
六、给散户的建议
最后给各位散户朋友几点建议:
- 不要被短期波动迷惑。"慢牛快调"的行情需要更大耐心。
- 学会使用量化工具。它们能帮你看到市场的真实面貌。
- 关注科创板但不盲从。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听消息炒股。
- 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情绪化操作永远是亏损的根源。
记住:在这个市场上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人。想要成为那少数人就必须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声明
本文所涉数据和信息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和操作建议。所有以本人名义进行的投资指导均属诈骗行为,请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