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在郑州开了家药店,自认精打细算。可年底盘账时却发现,明明销量没降,利润却少了3万。她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次偶然机会,她发现隔壁店同款药进价比她低2元——而她,竟毫不知情。
这不是个例。在药店现状中,“高价进货”已成为中小药店最普遍却最被忽视的利润杀手。
![]()
药店如何进货?你可能正掉入这些陷阱
- “熟人陷阱”:只从熟悉的业务员拿货,错失更低价;
 - “目录陷阱”:只看供应商提供的价目表,不知市场真实行情;
 - “时效陷阱”:为图方便选择高价加急配送,忽视常规渠道;
 - “政策陷阱”:不了解集采、医保目录调整,错过低价品种。
 
这些陷阱的根源,是药店进货渠道信息不透明。
药店进货如何省钱?先破除认知盲区
真正的省钱,始于“知道”。你知道吗?
- 国家集采的“4+7”品种,平均降价52%;
 - 某些OTC药品,厂家直营价比批发价低30%;
 - 部分B2B平台提供“满减”“返现”等隐性优惠。
 
但这些信息,散落在各处,手动收集几乎不可能。
![]()
场景故事:一次“觉醒式”采购
王姐后来尝试使用“药采浏览器”,输入常用药品,系统自动生成最优采购方案。她震惊地发现,店里60%的药品进价高于市场均价。她立即调整供应商,三个月节省采购成本1.2万元。
给药店主的行动清单
- 每月做一次全品项价格审计;
 - 对TOP50药品建立价格监控机制;
 - 至少接入一个数字化采购工具;
 - 定期参加行业采购培训,了解新渠道。
 
记住:在微利时代,药店采购不是后勤工作,而是核心战略。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纯利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