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召开。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全球妇女赋权和性别平等历史上的里程碑。全球妇女事业30年来蓬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了亮丽色彩。
我们整理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妇女事业研究的相关图书,供广大读者参考。
![]()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评注(全2册)
[美]玛莎·A.弗里曼 [英]克莉丝蒂娜·钦金 [德]贝亚特·鲁道夫 主编
戴瑞君 译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联合国核心人权条约之一,是唯一全面规定妇女人权的国际条约。本书是第一部对《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进行全面评注的作品,汇集了关于该公约所保障的权利的最基本文件、资料和案例。作者基于这些文件、资料和案例,并结合条约机构——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的实践,对该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逐条进行了剖析与评论。本书还用专章对“针对妇女的暴力”所涉实质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
![]()
性别平等的中国道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纪念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性别社会学研究室 编
本书是为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而编著的专题文集。三十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全球妇女赋权和性别平等历史上的里程碑。作为此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道主,中国在此后三十年来持续推动《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落实,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迎来妇女事业的突飞猛进和性别研究的蓬勃发展。
为深入总结中国践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成功经验,展现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本文集汇聚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三十年以来全国各地在性别平等理论政策、学术研究与经验实践方面的丰硕成果。全书选文主题覆盖联合国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年后妇女权利回顾》报告中提出的当前和未来最值得关注的六项行动,包括面向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数字改革、摆脱贫困、零暴力、充分和平等的决策权、和平与安全,以及气候正义。
![]()
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4):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分析
刘利群 张立 主编
周应江 副主编
魏开琼 李慧波 执行主编
本书既有国家层面女性参与乡村振兴的总报告,全面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男女平等发展的新成果以及“半边天”的新作为,也有不同专题下女性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报告,涵盖女性人才发展、制度政策、妇联组织引领、农文旅融合、返乡女性实践、非遗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短视频参与和媒介形象呈现等,更有妇联组织在促进乡村女性发展及参与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分析报告和公益基金组织在赋能乡村女性、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项目分析报告。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报告旨在为进一步激发乡村女性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她”力量。
![]()
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4):新时期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刘利群 主编
黄河 周应江 副主编
本书聚焦新时代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状况,从当代女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个人成长、婚恋生活、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环境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深入探析当代女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有效对策,以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发展。
![]()
妇女、和平与安全文件汇编(全2卷)
李英桃 张瀚之 主编
本书分为两卷,“中国卷”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收录了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妇女发展纲要、关于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的白皮书、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以及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公开辩论中的发言等重要文件;“联合国卷”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收录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等联合国关于性别平等的标志性文件,安理会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系列决议,安理会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主席声明,联合国秘书长关于相关议题的最新报告和其他相关重要文件。
![]()
联合国妇女、和平与安全:文本的追溯
赵源 著
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第1325(2000)号决议,该决议成为联合国、各国政府及其他各类行为体在冲突中和冲突后环境下保障妇女权益的关键性国际决议,被称为应对妇女、和平与安全问题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20多年来,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规范,“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回响,全世界已有92个国家制定了相关行动计划。本书是中国学者探索研究国际性议题的原创性成果。通过对1325号决议及后续决议文本的梳理,围绕妇女在促进和平和防止冲突中的领导作用、防止和应对冲突中性暴力的举措、暴力极端主义对妇女的影响及妇女的参与和领导地位三个主题,本书对联合国“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国际规范的制定、执行与落实推动进行了探讨,为全球妇女运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崭新的研究理路和方向。
![]()
中国妇女、和平与安全:历史进程与当代实践
李英桃 著
本书是系统研究中国妇女为实现平等、和平与安全而努力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实践的原创性成果,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着重梳理从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中国妇女关于平等、和平与安全的主张和实践;下编从妇女参与外交与维和行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反家庭暴力和建构性别平等的和平文化等方面,全面总结2000年以来中国落实以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2000)号决议为基础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书中集中展现了中国妇女用和平的劳动创造新生活,通过争取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来建设美好国家、实现性别平等的历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部研究“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力作。
![]()
日本妇女、和平与安全:迈向和平的历史与挑战
顾蕾 陈起飞 著
本书首次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角度梳理了日本各阶层妇女地位的历史变迁,探讨了日本妇女被纳入国家建设轨道、参与个人与国家安全构建的发展进程,审视了日本妇女面临的和平与安全问题及其背后隐藏的性别不平等与歧视。借助翔实的一手资料,本书总结了日本为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2000)号决议采取的具体行动,并从政治战略的角度揭示出日本妇女问题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为分析和预测日本的对外政策、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
![]()
俄罗斯妇女、和平与安全:政策视角与实践路径
王海媚 刘天红 著
本书是系统研究俄罗斯对“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落实情况的原创性学术成果。通过对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政策与实践进行历史性考察,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俄罗斯构建出具有本国特色、以发展为核心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观,并在该妇女、和平与安全观的指导下,将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重心放在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妇女创造和平、安全与平等的发展环境这两个方面,从而实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的目标。本书为探讨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多样化路径提供了重要维度。
![]()
女性世界,1850—1960
[巴西]玛丽娜·阿马拉尔 [英]丹·琼斯 著
冯璇 译
这是一部图片惊艳、行文字斟句酌的作品,玛丽娜·阿马拉尔和丹·琼斯第三次联手,生动展现了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地的女性,在如运动场、校园、驾驶室、战场、政坛、文艺界、街头、荒野、商业界和实验室等各种场合,为平等、自由和机会而奋斗的精彩瞬间。这里面既有举世闻名的女性,也有普通平凡的女子,她们或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或在学校中破除歧视和偏见,或在驾驶室里突破极限,或进入政坛推动社会变革,或在文艺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或在战场和街头为正义而战,或走进荒野缔造传奇,或身处科学实验室埋头探索……本书为读者了解1850—1960年这一百多年间的女性及其所处的充满非凡变化的世界,提供了独特且美丽的窗口。
![]()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研究
潘迎华 著
中产阶级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领跑者,中产阶级女性是女性运动的先驱,她们的家庭、社会地位直接反映英国社会权力分配、家庭文化、价值理念和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本书在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文化模式下,系统研究英国中产阶级女性在家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活动状况、地位和作用的变迁,分析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运动的特点和影响,从中管窥19世纪英国社会发展与中产阶级两性关系变化之间的关系,性别平等对女性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
自行车改变的世界:女性骑行的历史
[英]汉娜·罗斯 著
林娟 译
欧阳凤 审校
19世纪末期自行车引发了一场革命,改变了世界。得益于自行车及骑行,女性得以走出家庭,接受教育,争取一系列平等权益。自行车运动成为当时社会变革的重要推手,女性因这项运动逐步建构“新女性”身份,在此过程中社会对女性的束缚逐渐解除。本书是一部关于女性骑行的历史。作者不仅关注那些高水平的自行车赛事及骑手,而且着重讲述了女骑行者及其团体的故事。本书展现了自行车运动的女性力量,以及多位女骑行者如何承受巨大压力,坚持骑行。在这本充满女性荣耀瞬间的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这些女性,她们参与书写了丰富的骑行史。
![]()
裙子的宣言:重新定义二十世纪女性气质
[美]金伯利·克里斯曼-坎贝尔 著
李景艳 译
本书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具体对象入手,以裙子为对象梳理了20世纪女性着装的演变介绍了“德尔斐长裙”“网球裙”“小黑裙”“裹身连衣裙”“无肩带连衣裙”“酒吧套装”“裸裙”“迷你裙”“迷笛裙”“紧身连衣裙”,对每种裙子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社会背景进行了讲述。既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社会史,又是一部令人愉悦的幽默作品,讲述了几十年的时尚潮流,通过裙子的变化展现了女性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和命运相关的节奏,也是从另一个层面追溯了20世纪女性角色的转变。
![]()
冬日列车:维希政权与纳粹集中营里的法国女性
[英]卡罗琳·穆尔黑德 著
徐臻 译
本书通过对幸存者及其家人进行访谈,以及查阅诸多回忆录、信件、手稿以及档案的基础上,再现了二战时期那些勇敢的法国女性为反抗德国占领而开展的英勇无畏的反抗,以及为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生还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求生努力。全书分为两部分,共十五章,第一部分叙述了法国女性在抵抗运动中积极行动、不幸被捕以及被关押至法国监狱的经历;第二部分叙述了被捕女性乘坐“31000次列车”被从法国监狱押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之时,详细叙述了她们在集中营中时刻被死亡裹挟而挣扎着求生,以及战后重返家园、努力生活的故事。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美]洛伦·格鲁什 著
莫晓星 译
20世纪70年代,六位女性从八千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 NASA 招募的一批女性宇航员——她们是第一位和第二位登上太空的美国女航天员萨莉·赖德和朱迪思·雷斯尼克,首位完成太空漫步的女性宇航员凯西·沙利文,第一个上太空的母亲安娜·费舍尔,停留太空最长时间纪录保持者香农·露西德,以及玛格丽特·“瑞亚”·塞登。科学记者洛伦·格鲁什用三年时间进行采访和资料收集,写下了她们互相竞争、激励成长、一起冲破性别和科学疆界的故事,记录了她们如何通过 NASA 的拓展计划、严格的测试和训练、性别歧视突出重围,以及在太空生活中紧张和精彩的经历。
![]()
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
[美]玛丽莲·亚隆 [美]特雷莎·多诺万·布朗 著
张宇 邬明晶 译
《闺蜜》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关注女性,本书的作者玛丽莲·亚隆和特雷莎·多诺万·布朗带领我们穿越到男性作为友谊代言人的时代,用翔实的资料展示了大多数友谊故事以男性为主角的时候,仅有的关于女性友谊的画像。通过她们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圣经》中关于女性友谊的记录、中世纪修女们的友谊,以及15世纪欧洲女性对友谊的看法,还有21世纪女性的友谊面面观。
![]()
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
[加]米歇尔·迪安 著
冯璇 译
帕克、韦斯特、阿伦特、麦卡锡、桑塔格、凯尔、迪迪翁、埃夫龙、阿德勒和马尔科姆是穿行于20世纪美国文化和知识生活的女性。她们通过文字主张权利。这本书丰富而鲜活地描写了她们及她们所处的世界。米歇尔·迪安将传记、批评、文化和社会历史融合在一起,向我们揭示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是如何成为文化世界的核心角色,并开始改变这个世界的。在一个女性惯受男性同行轻视的环境中,她们获得巨大影响力的故事让人着迷,也颇具启示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