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美国实施牛肉禁令,让澳大利亚捡漏,大量牛肉运往中国,7个月时间赚了465亿,多亏特朗普送上助攻。那么,中方对美牛肉的“禁令”,为何使得澳大利亚成为最大受益者?这件事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10月13日,《日经亚洲》的一篇报道揭露了特朗普的一件烦心事,除了大豆以外,美国的牛肉也被中国放弃进口。与此对应的则是,澳大利亚牛肉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据报道,今年前七个月,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额激增35%,其中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增长高达65%。这意味着,中国的高品质谷饲牛肉需求,正在让澳大利亚牛肉出口迎来一场罕见的反弹。
![]()
而中国之所以选择澳大利亚,原因也不简单,主要有三个。首先,澳大利亚牛肉以高品质著称。从饲养到屠宰,全程配备电子耳标,实现可追溯管理,食品安全标准严格。同时,中国市场对高端谷饲牛肉的需求持续上升,而在供应结构和肉质方面,澳大利亚牛肉与美国最为接近。
其次,澳大利亚政府也瞅准了时机,采取了一些措施缓和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例如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今年7月访华时明确表态称,加强对华合作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他说,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意味着就业、增长与长期安全。
同时,澳大利亚政府还推出一项为期两年的“开拓新市场计划”,拨款5000万澳元,用于支持出口商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这并不仅仅是对眼前机会的反映,而是一种战略判断。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的动荡,中国的采购重心正在重新布局,而澳大利亚希望成为下一个稳定供应者。
![]()
最后就是特朗普送来的助攻,自从他重返白宫后,对华政策延续强硬路线。新关税政策再度波及农业、金属和制造业。他的逻辑很直接,用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迫使对手妥协。对于他的这些手段,中方看得很清楚,也做好了应对准备。
早在今年3月,中方没有续签数百家美国屠宰场的对华出口许可证。结果是价值15.5亿美元的中美牛肉贸易陷入停滞。虽然中方没有正式宣布禁令,但市场反应已经说明一切,美国牛肉的出口资格事实上被终止。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相较于2018年,特朗普依旧习惯用关税战、贸易战来围堵中国。但是中国不打无准备之仗,选择了用市场调节来应对。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拥有极高的贸易回旋空间。
面对美国不断施压,中国以实质行动调整采购,减少美国牛肉订单、暂停大豆进口,转而从澳大利亚和巴西采购。这样的做法,不仅稳住了国内供应,也在经济层面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
实际上,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大量“意外赢家”,不仅是澳大利亚,巴西的农产品出口也因此受益。路透社报道称,在特朗普对巴西、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后,巴西反而借机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尤其是在农产品方面。
巴西冷冻食品协会表示,9月份牛肉对华出口数据再次创下新高。同样在大豆领域,巴西粮食出口商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占总量近八成,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仅9月,中国就从巴西进口了约650万吨大豆,占当月出口总量的93%。与此同时,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几乎归零。
![]()
从整体上看,这场围绕牛肉和大豆的贸易再分配,反映出国际格局的一种现实趋势。经济利益最终会流向稳定和确定性更高的市场。美国依靠关税维持所谓的“经济主导权”,但市场规律的反噬已显现。中国通过稳定采购与开放市场,重构了农业贸易的秩序,也增强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