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一倒,没人敢碰,枪响之后台北的空气都跟结了冰一样,那些关系网说散就散,朋友假装听不见,邻居躲在门后头,想多问一句的都把头缩回去了,白色恐怖正厉害,沾点边的都跟命挂上了钩,一个匪谍的帽子扣下来,路都没法走。
陈诚就在那个时候出来了,谁都没想到他会动,行政院副院长,人送外号小委员长,位子够高,权力不小,可他位置再稳,碰上吴石这案子也不敢轻易伸手,通共叛徒,这帽子谁见了都得绕道走。
他偏偏就做了点事,没大张旗鼓,也没摆什么姿态,就是把自己早年一个化名“陈明德”,从抽屉里拿出来,给吴石的孩子报名上学用,不是推荐信,不是打招呼,就是给了个能用的名字,在那个时候,有个干净的身份,比什么都金贵,那是活命的东西。
吴石的孩子后来真就顺利进了学校,慢慢地有了活路,日子也就这么过下来了,要知道那会儿的台湾,谁跟吴石沾亲带故,都躲得远远的,亲戚朋友不认了,部下同事不敢说话,家里人被赶出来,女儿学都上不成,儿子在街上晃,邻居见了都绕着走,没人敢帮一把,蒋介石下了狠心,连审吴石的大官都给办了,更别说一个学生。
陈诚就是帮了,动作很小,声音很低,没让外面知道,实实在在把这个掉进坑里的家,给拽了一把,吴石家里人后来也没对外讲过,是很多年以后,亲属聊天才偶尔说起,那张报名表上,写的是“陈明德”。
懂点历史的人心里都清楚,他动这一下,风险有多大,蒋介石当时疑心病重,情报案子就是高压线,谁碰谁掉层皮,轻的调职,重的就没了,陈诚是什么人,嫡系里的嫡系,一路提拔上来的,蒋在想什么他门儿清,这种案子根本不能碰。
他知道,可还是做了,这里面没什么政治算计,就是做人的一条底线,陈诚跟吴石是旧相识,打仗的时候一起共过事,他知道吴石不是那种出卖别人的人,是读了《论持久战》真信了,才走了那条路,陈诚不认同他的选择,可人还是那个人,总不能看着他家孩子也跟着一起完蛋。
后来吴石的几个孩子,走的路也都不一样,有去大陆搞技术的,有去了美国,但那份报名表,估计一辈子都藏在心里,历史这东西,有时候不是看那些大场面,就是靠这些小事,这种藏着掖着的事,一点点拼出来的,吴石走了,全台湾都失声了,陈诚冒着风险给了一条活路,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义举,可放在那个年头,就是一声沉甸甸的良心,事情做完了,很多年以后才被人知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