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充斥着太多虚假信息,看多了,总觉得自己啥也不是。
知乎上98年月入3-5万的人毫无成就感,抖音上月入1万以下的男人,压根儿就没资格结婚,舆论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网络上全员中产,唯我独穷。
为什么全世界仿佛只有我赚的这么少?我们这个社会的工资真相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能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工资,在未来还有多大的变动?
事实上,打工人月入不足5000才是常态。
那么大家会好奇,为什么每年看到的平均月薪报告都那么高?北上广平均月薪都在1万以上,就连二线城市的月薪也不低于6000,那是因为“平均”二字惹的祸。意味着最终的平均数会被那一小撮高收入人群所影响。
假设你和马斯克的月工资平均,也能打败全世界99.99%的人。
相比平均,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个统计学中的概念。它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中位数能够有效地将数据集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半的数据值小于中位数,另一半大于中位数。中位数不受数据集中极端值的影响,因此在数据分布不对称或存在异常值时,中位数是一个更为稳健的统计量。
我国某个城市的小县城里,一位在洗脚城里打工的小妹,底薪1500,加上提成,月薪最高的时候有3000-4000元。她晚上睡月租房,一日三餐不超过20元,休闲娱乐全靠一部手机。
放眼全国,按摩足浴这个产业,保守估计约有一千万左右的从业者。
某火锅店的小哥,底薪2000元包吃包住,他们用的刮胡刀是拼夕夕5元买的,而这款刮胡刀在拼夕夕的月销量在十万以上。
而县城里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年轻一些的,在中部地区小县城,第一个月转正到手大约1800元,一年13薪且每年都有精神文明奖,平均每月在3000左右。
在北方某县城的中学教师,每月退休工资4000,加上各类补贴,不超过5000元。所总体看来,月薪4000是体制内基层公务员的普遍收入。
以上,月薪不足5000,才是我国最真实的工资收入状况。
中国人口基数大,收入情况差距太大,总的来说人们的收入呈金字塔状分布,真正年入百万的人占这个社会的极少数。
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某行业还能生存几年?
这背后的焦虑,是我们的工资未来还能不能降?或者能降多少?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是谁决定了你的工资。老板雇人发工资就像咱们去商场买东西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不过老板买的是你的时间。
2025年,整体经济萎靡,通货收缩经济下行,行业生存压力大,同行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在内卷的情况下,老板的利润少了,自然给员工开的工资也就相应的变少了。甚至很多私人单位已经开不出来工资了。
就拿互联网行业来举例。互联网HR在挖人时,在乎的是快速匹配,如果招聘慢两个月,业务有可能就会落后同行半年。所以他们会开给某些候选人工资时,无需遵循行业惯例的涨幅20%。
这就,意味着某些互联网从业者在跳槽应聘下一家公司的时候,月薪翻倍。而这种情况,会让从业者觉误以为自己就值这个翻倍的身价。当所在公司业务结束后,大概率会裁掉这些临时高薪挖来的人。
但实际上,这些被行业“戏耍”的互联网从业者,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会习惯性的跟上一家,或者之前给自己开过最高薪的公司做横向对比,结果导致自己高不成低不就,不允许委屈自己降低身价去匹配那些底薪的单位。
高薪,本质上是对风险的补偿。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时,就有可能被困在某个工资水平线上,止步不前。例如在腾讯,职级停留在11级超过5年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面临的,也许是35岁后,收入骤减的尴尬局面。
岗位供需,可能会影响你未来5年的工资水平。而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则要看行业。
咱们拉长时间线来看,所有就业近20年的平均工资涨幅,你会发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包括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航天航空,通讯等。
它们也许工资的起薪不高,但增长稳定且一直处于中上游,上述这些行业,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倡导的发展目标吻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