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件让人心情沉重的事情——成都小米SU7车祸。这起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其中交织着对酒驾的愤怒、对车辆安全的质疑,以及一个生命逝去带来的惋惜。
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经过,下面这个表格能帮你快速了解核心信息:发生时间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左右。
发生地点 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南段。
涉事车辆 一辆小米SU7轿车,事故经过 车辆先与前方同向车辆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
人员伤亡 驾驶人邓某某不幸死亡。
初步调查 驾驶人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
救援情况 多名路人尝试救援但无法打开车门,最终消防人员使用专业工具破开车身
根据现场目击者的描述和一些行车记录仪画面,事故现场非常惨烈。
车辆在碰撞后迅速燃起大火。
有目击者称,当时有十余名热心路人立刻上前施救,有人徒手砸窗,有人飞奔去取灭火器,但尝试后仍然无法打开车门 。后来,由于车辆发出异响,火势也越来越大,路人们被迫后退,救援未能成功 。等到消防员抵达用水枪压制住火势,并用电锯切开车门时,被困的驾驶员已无生命体征。
![]()
警方通报中“涉嫌酒后驾驶”这几个字,是这起悲剧最核心、也是最让人愤怒的一点 。
酒后开车,酒精会严重麻痹人的生理机能 。
它会让你视野缩窄,反应慢上一两秒,触觉变得迟钝,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同时判断能力也会急剧下降。
在车速为60km/h的情况下,一秒钟汽车就能开出16.7米,这一两秒的延迟,往往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为何总有人铤而走险:很多人酒驾,要么是盲目自信,觉得“我没醉”、“我车技好,开一小段没事”;要么就是心存侥幸,认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抓到” 。但生命没有侥幸,一次任性,就可能让多个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
在这起事件的讨论中,有网友提到认识当事人,感叹“一个家就这么没了”,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破碎,也再次警示我们酒驾的代价有多么惨重。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除了酒驾本身,还因为它将小米汽车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车门打不开”引爆安全疑虑:事故发生后,“车门为何打不开”成为了舆论质疑的焦点 。
这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乃至许多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在紧急情况下可靠性的广泛担忧 。
![]()
一些小米汽车的支持者和粉丝对此感到不满。
他们认为,在这起事件中,酒驾是明确的、首要的致命因素,但网络上部分声音却有意无意地弱化酒驾,将批评的矛头过度集中指向车辆本身的安全缺陷 。
这种感觉,有点像当初小米SU7在安徽发生事故后,舆论焦点完全集中在车辆安全性上,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因素 。
这已是小米SU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发生的第二起引发广泛关注的致命事故 。接连的事故无疑会消耗公众对品牌的信任。
尽管在之前的安徽事故后,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承诺“不回避任何责任” ,但此次成都悲剧发生后,小米官方的沉默(截至10月13日发稿时未正式回应)让一些网友觉得那句承诺的效力备受拷问 。资本市场也反应剧烈,事故当日小米集团股价大幅下跌 。
说句实在的。
其实当这个司机在喝酒后居然还开车,而且还超速达到了200km时,他就不会考虑到能不能下车,能不能开车门。
这起悲剧带给我们的触动太多了。
关于酒驾的危害、关于车辆的安全设计、关于网络舆论的聚焦,每一个点都值得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