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 “沉默的器官”,它没有痛觉神经,早期损伤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疼痛,但身体会通过一些细小信号发出预警,尤其是晨起后的状态,藏着肝脏健康的 “密码”。《中国肝脏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慢性肝病患者超 4 亿人,其中很多人因忽视早期信号,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如果晨起后频繁出现以下 5 种表现,建议及时关注肝脏健康。
![]()
1
晨起口干口苦、口臭明显,
刷牙也难缓解
正常情况下,晨起轻微口干是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喝水后会快速缓解,但肝不好的人可能出现持续口干、口苦,甚至伴随刺鼻口臭。从医学角度看,肝脏具有代谢废物的功能,当肝细胞受损时,体内的氨、尿素等有害物质无法及时排出,会通过呼吸道释放,形成特殊的 “肝臭”;同时,肝脏代谢胆汁的能力下降,胆汁反流到胃部和口腔,会引发口苦。若这种情况持续超过 1 周,建议结合肝功能检查排查问题,日常可多喝蒲公英茶、菊花茶,帮助促进肝脏代谢。
2
眼睛干涩、发黄,
甚至出现 “红血丝”
中医有 “肝开窍于目” 的说法,现代医学也证实,肝脏合成的维生素 A 是维持眼睛健康的关键营养素,且肝脏负责代谢胆红素,一旦肝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眼睛状态。晨起若频繁感觉眼睛干涩、怕光,即使前一晚睡眠充足也无法缓解,可能是肝脏合成维生素 A 不足;若眼白(巩膜)发黄,甚至皮肤也出现发黄,需警惕胆红素代谢异常,这是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典型信号之一。此外,长期肝火旺还会导致眼部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血丝。日常可多吃胡萝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避免熬夜加重肝脏负担。
3
晨起尿液颜色深黄,像 “浓茶”
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晨起因尿液浓缩可能略深,但喝水后会逐渐变浅。若晨起尿液长期呈深黄色,甚至像浓茶一样,且喝水后无明显变化,可能是肝脏损伤的信号。肝脏代谢胆红素时,会将其转化为 “结合胆红素”,通过胆汁排入肠道;若肝细胞受损,结合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会反流进入血液,再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尿液颜色加深。这种情况在病毒性肝炎、酒精肝患者中较为常见,若同时伴随腹胀、乏力,建议及时做肝功能和腹部超声检查。
4
晨起乏力、没精神,
起床后仍想躺
经过一晚休息,晨起本该精力充沛,但肝不好的人可能会出现 “晨起乏力”—— 起床后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甚至不想说话、不想活动,休息后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的 “能量工厂”,负责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糖原储存,需要时再分解为葡萄糖供能;当肝功能下降时,糖原合成和分解能力减弱,身体无法获得足够能量,就会出现持续乏力。此外,肝脏代谢有害物质的能力下降,毒素堆积也会加重身体疲劳感。若这种乏力伴随体重下降,需警惕肝硬化等严重问题,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三餐规律。
5
晨起右上腹隐痛、胀痛,
按压有不适感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右侧肋骨下方),虽然没有痛觉神经,但当肝细胞出现炎症、肿大时,会牵拉肝脏表面的包膜(有丰富神经末梢),引发隐痛或胀痛。晨起若频繁感觉右上腹不适,尤其是按压时疼痛明显,可能是肝脏炎症或脂肪肝加重的信号。比如酒精肝患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水肿、坏死,晨起时因体位变化,肝脏包膜受到的牵拉更明显,疼痛会更突出。这种情况容易被误认为 “胃痛”,需注意区分 —— 胃痛多在中上腹,而肝区疼痛集中在右上腹,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排查。
养护肝脏,从晨起 2 件小事做起
肝脏健康需要长期维护,若晨起出现上述表现,除了及时检查,还可从晨起习惯入手调理:
晨起喝一杯温白开水:经过一晚代谢,体内水分流失,晨起喝 300-500 毫升温白开水,能促进胆汁排出,帮助肝脏代谢废物,避免喝冰水刺激肠胃和肝脏;
早餐别吃太油、太甜:油炸食品、甜面包等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建议选择鸡蛋、牛奶、燕麦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搭配少量蔬菜,为肝脏提供优质营养。
肝脏的修复能力很强,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大多能恢复健康。晨起的身体信号,别轻易忽视,这可能是肝脏在向你 “求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