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之外
还有怎样的生活?
闵行有这样一群人
跨越千山万水,离别温馨小家
奋战在远方对口支援的第一线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的学生来诵读《在远方》。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回得去的“故乡”(节选)》。
点击收听音频
小枣金丝系万方
泽普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早在1988年该县就被自治区命名为“红枣商品生产基地县”。在大部分泽普人的记忆中,枣树是从出生就在房前院后陪伴着的。
进疆刚刚十天,县委书记找到陈冬发,希望他能筹划2010年“红枣节”活动。“红枣节”是泽普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节庆盛会,也是展现当地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彰显泽普淳朴的民俗风情的重要节日,此前已经成功举办过两届。接到任务后, 陈冬发 压力还是很大的,立刻向前方指挥部汇报了这件事,他们非常支持,认为这是一个既能丰富当地文化生活,又能推广泽普红枣的一举两得的好机会。“给你这个任务,你就大胆做。”简单的一句话,让陈冬发备受鼓舞,决定要在这些“宝贝疙瘩”上做文章。
当地政府搭建平台,上海大后方也全力配合,2010年的“红枣节”相当成功,现场近5万人观看,莎车、叶城等周边县城居民纷纷前来参与。第一年的良好开端给了陈冬发他们很大的鼓励,2011年第四届“红枣节”以“叶河情,浦江爱”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更加精彩纷呈。从2010年到2013年,连续四届,一年比一年热闹,在欣赏文化盛宴之余,他们也始终不忘“红枣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小小的红枣和文化结合,为枣农架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平台。
作为上海援疆项目之一,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2010年8月就组团到泽普进行了首次考察,在10月18日的泽普红枣拍卖会上,更是独家中标,成功拍得了金银铜奖三种红枣,并以5.3万元的高价拍下2010年红枣王金奖红枣,使之成为当年首批上海对口产业援疆的企业之一。在泽普成立闽龙达新疆干果产业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泽普红枣产业化发展将更加规范化和规模化。
![]()
闽龙达新疆干果产业有限公司有机红枣精深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
最难能可贵的是,闽龙公司不仅助力脱贫攻坚,溢价收购红枣,还坚持打泽普牌,提升泽普影响力。在戈壁滩上建设现代化生产工厂,在沙漠边缘开垦有机红枣种植基地,将种植基地、产区采购后的红枣通过初级加工,运至上海精加工、包装,最终走向市场终端。除了硬件设施建设,在人员培养上也同样倾注大量心血,招聘以当地百姓为主的员工队伍,并对他们进行生产卫生、规章制度以及各种设备工具的使用培训。
可喜的是,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援疆成果十分可观。“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其中有不少优秀精干的员工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成为企业运转的中坚力量,还通过高价收购农户农作物,间接带动几千户农户脱贫致富。在奎依巴格乡、阿克塔木乡、阿依库勒乡、图乎其乡、布依鲁克乡,枣农年收入3万—5万元的比比皆是。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十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华坪小学的学生来诵读《在远方》。一张张脱贫的笑脸和村民们又燃起的希望,是在远方的那些对口支援干部们克服环境、生活和工作困难的最大动力。他们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不断传递着来自上海的温度、闵行的温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百舸争流”辑中的一册,本书是对闵行对口支援工作另一种形式的总结和追述,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
2025年10月起,第三十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徐梓萱
编辑:陈依婷
初审:方佳璐
复审:何婷婷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