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平市松溪县大布村位于松溪县城区东北部,松溪河畔,距县城仅6公里,交通便利,是典型城郊村。常住人口5600人,是松溪县最大的村落,至今遗存着100多幢各具特色的明清古民居,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大布村整合住建等部门资源,谋划实施传统村落重点改善提升、环境综合整治与提升建设、“福文化”主题馆等项目,让传统古村落焕发新魅力。
![]()
千年古村的“活化复兴”
大布村以“保护修缮”为前提,保留原本真实性,尊重并恢复原有的院落体系、街巷体系,实现“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打造成为宜居宜业,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促进文化体验,乡村休闲,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08万元,实现“古村蝶变”与“百姓增收”双赢。
0 1
规划先行,分期推动:
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要求为指导,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制定三期实施方案,分阶段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古建修复和传统文化挖掘。
0 2
保护修缮,活化利用:
坚持“修旧如旧”,采用传统工艺修复古民居,保留夯土墙、小青瓦等乡土特色。对现代砖墙创新古法夯土墙风貌协调工艺。实现传统元素多样化呈现效果。传统民居修缮活化为福文化等生活空间,既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0 3
产业融合,业态植入:
创新乡村文化体验产品供给,形成“文化+农创+研学”的多元业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职业中学、农夫集市等项目,形成“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协同发展格局。
0 4
长效管护,共同缔造:
构建“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共建共管格局,结合“吃茶话事”机制化解基层矛盾,推行“公益积分”和“最美庭院”评选机制,激励村民参与环境维护。
0 1
科学规划,延续古村风貌
聘请专业设计团队编制整体规划设计并开展全过程陪伴式乡建服务,以“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为原则,构建“古街为脉、民居为魂”的保护性开发格局,重点打造牌坊亭廊节点、六水渠景观提升、罗汉寺景观提升等23个节点。
![]()
0 2
以用促保,老宅焕发新活力
发挥松溪县职业技术中学落户村里的优势,围绕在校学生、大量常住人口生活需求,在高质量完成传统建筑修缮的基础上,植入现代功能,活化“仁泽书院”作为职业中学学生的图书馆;将“中医馆”、“炮楼”和“樟树下11号”分别活化为中医问诊馆、“讲理亭”和“吃茶话事点”,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让原本破旧闲置的老建筑重新焕发新活力。
![]()
仁泽书院活化为图书馆
![]()
延续中医馆原有功能
![]()
打造“吃茶话事点”
![]()
炮楼一层空间作为讲理亭
0 3
工艺传承,展示在地文化
(1)夯土墙的保护
针对原夯土墙开裂渗水及雨水冲刷造成破坏等问题。
采取甲基硅醇钠憎水剂喷涂,既形成墙体保护层,又和原夯土墙风貌协调。
![]()
夯土墙喷涂前示意图
![]()
夯土墙喷涂后效果图
(2)仿夯土墙工艺改造
针对现代墙体改造,为和原村庄传统风貌协调,采取三种工艺方式。一是古法夯土墙;二是老空斗贴面;三是无机砂浆仿空斗。既充分展示了传统风貌韵味,也为居民房屋改造提供更多选择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成效。
▶古法夯土墙
通过收集黄泥土、稻草、石灰、旧瓦碎、水等本地材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振捣、压实、砌筑15天后打造出具有稳固耐用、生态节能、美观独特、传承技艺等多项优点“古法夯土墙”。
(1)基底检查;
(2)满挂10x10x1热镀锌钢丝网1道;
(3)黄泥巴、粗砂、碎瓦、壳灰、胶粘剂等混合,人工抹平;
(4)麻绳间隔450-600压横纹模拟夯土分层。
(5)施工要点:
将搅拌均匀的材料分层粉刷、粉刷于相应工作面、第一道10mm厚找平层施工后进行第二道10nm厚面层,面层施工须按压密实平整,待面层快干燥,沿墙体水平方向间距450-800mm采用麻绳按压出仿传统夯土墙模具接缝特征,喷雾养护3-5天。
![]()
![]()
(6)效果展示:
墙面并非光滑平整,而是带有细微的颗粒感和自然的凹凸痕迹。偶尔能看到墙体中露出的细小石子或贝壳(作为传统加固材料),充满了粗犷而原始的自然美,充分展示了传统风貌墙面质感。
![]()
![]()
![]()
![]()
采用原式样、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复夯土墙
(7)注重细节体现变化
多种传统工艺的组合,形成了墙面丰富的视觉变化,每一种技法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共同编织出温暖而斑驳的岁月质感。
![]()
![]()
![]()
![]()
▶老空斗贴面
![]()
(1)基底检查;
(2)刷界面剂一道;
(3)满挂10x10x1热镀锌钢丝网1道;
(4)20厚1:2水泥砂浆打底找平;
(5)本地空斗砖选砖及清理;
(6)切割270x180x20(或270x60x20)本地空斗砖;
(7)270x180x20(或270x60x20)本地空斗砖磨砖对缝;
(8)用3cm长镀锌铁钉固定支撑;
(9)用10厚益胶泥贴30厚本地空斗砖饰面;
(10)1:2.5石灰麻刀砂浆勾平缝。
▶无机砂浆仿空斗
![]()
(1)基底处理;
(2)满滚缝色砂浆;
(3)弹性分格、贴特种胶带;
(4)批刮1.5厚无机彩色中层砂浆;
(5)满涂抗碱底漆;
(6)批刮1.5厚无机彩色纹理砂浆;
(7)按要求插色;
(8)罩面。
0 4
新旧融合,打造文旅新地标
对一些既有建筑的功能置换,植入恰当的业态,活化其建筑功能以有效地吸引周边人流,促进村落经济发展。
“福”文化生活空间,由五栋古厝流转重构而成,鸟瞰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福”字,在尊重和保护历史痕迹的同时,以新的结构与空间形式,探索传统村落中的当代空间价值,设有接待大厅、版画研学空间、福字厅观景台等场所。
![]()
![]()
大布村文旅新地标——“福”文化生活空间
![]()
可攀爬席坐的屋顶
![]()
从夯土墙中生长而出的新结构
![]()
嵌入式的结构概念
![]()
保留厅堂剖面图解
![]()
新旧层叠
0 5
融合新业态,“三乡”人才激活力
大布村依托山水风光资源禀赋,创新乡村文化体验产品供给,探索文玩玉米、瘦身鱼养殖等新兴产业,持续引入福文化咖啡馆、八大碗农家乐、露天电影院特色餐饮等业态,精心举办大布美食文化音乐周、互动式文化集市等大型活动,累计吸引10余万游客来大布休闲体验、共赏美景、共享美食,带动旅游消费90余万元。
充分激发“三乡人”动能,培育“原乡人”王加建开展生态瘦身鱼直播带货;邀请“归乡人”黄文东投资建设科诚植物园,范茂强经营湛卢文创青瓷;引进“新乡人”朱越运营露天电影院、汉服馆,形成了“文化+农创+研学”的多元业态。
![]()
“福”文化生活空间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
仁泽书院
![]()
湛庐诗歌
![]()
露天电影院
![]()
小鲜大排档
![]()
科诚植物园
![]()
农夫集市
0 6
共同缔造,凝聚发展合力
构建“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三级联动体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推动保护利用的“杠杆”作用,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推动古建保护,设立“平安指导员”,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打造“福”文化生活空间、中医馆等惠民空间,惠及各类人群。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依托“吃茶话事”议事机制,发动村民共同参与古建修缮和日常管理,形成共建共管格局,营造出“我的家乡我建设”的浓厚氛围。
![]()
结合古码头、古樟树打造“吃茶话事点”
![]()
![]()
街巷环境干净整洁、修旧如旧
![]()
![]()
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
![]()
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
项目:省住建厅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地点:南平市松溪县大布村
汇编: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
来 源 :福建住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