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一种最珍贵的能力——沉下心,慢慢熬,享受过程的本事。
在这个集体焦虑不安全的大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拼命奔跑,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即时反馈依赖症。
做什么事都要问自己,这事能搞到钱吗?能搞到大钱吗?这个人对我有价值吗?对我有什么好处。
凡事都有极强的算计,极强的算计,讲话非常油,说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那句话是真话,都是空话、套话,正确的废话。我们麻木的称之为成熟。
发条朋友圈,立刻看点赞;学个新技能,三天后就期待回报。这一切都让我们忘了,曾经有过的慢节奏生活,曾经的沉淀和耐心,曾经的安静与等待。
这个时代让我们忘记了慢是什么,我们总是被外面的人和事裹挟着、推着向前走,却很少停下来问自己:我们为何如此焦虑?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国庆期间,我看了一部关于日本顶级寿司师傅的纪录片。影片安静而简单,几乎没有过多复杂的情节,镜头里只有师傅一遍遍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挑选食材、捏寿司、控制米饭温度。这些日复一日的动作,看似单调,却充满了无尽的心思和耐心。
纪录片里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们总想一步登天,却忘了所有的大事,都是小事的积累。”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想起我早年的那些焦虑和迷茫。我曾经跟风创业,结果输的一塌糊涂,健身房办了卡,却没有去过一次。我们总是渴望快速成功,却忽视了成功背后那些不起眼的、重复的基础工作。
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每个人都急于看到回报。然而,真正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通过无数次的细微调整和耐心的积累才能到达的。就像那个寿司师傅,他重复的每一动作,都是在打磨技艺,都是在沉淀力量。
我现在写文章,写人物故事特别有感触,真的,我持续写,几乎每篇文章都要花上起码5个小时去写,还不包括现场采访时间,采访前收集行业和企业资料,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可以说一篇人物故事起码需要一天的时间。
好些文章是没有阅读量,才几十个阅读量,更没有打赏转发和留言互动,就像你一个人孤独地站在湖边,丢了一个石子都没有任何浪花。
那时,我持续很久,我会很失落,很难受,我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怀疑这件事是不是有意义。
还有,《鸿彬讲人物》专栏在刚刚开始没有影响力的时候,我会主动邀请嘉宾,我来帮他写,有些人非常不屑的,非常没有礼貌,非常势利,非常小人,好像我多么有求与他,好像我在图他什么。
那时,我也会委屈,很难过的,但是我冷静下来,情绪平复了,我会告诉你自己,这很正常,当你很弱小时,人家凭什么相信你,拒绝你很正常。
我这些年写作的经历告诉我,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修行,它并不需要即时的反馈。
我不是在为别人而写,而是在为那些值得被看见的人,来为他们提供情感的价值。即使没有得到赞赏,我也相信这些故事依然会在某个地方,激发一些共鸣。
这个社会的戾气越来越重,人与人越来越冷漠。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拼命,而缺少了对他人际遇的关怀与理解。我们不缺乏产品和物质,缺少的是信任,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
我通过写作,试图弥补这一空缺。我的文字是我的情感和真诚的载体,它让那些被忽视的故事,有机会被听见。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他们的故事可能不为外界所知,但我相信,每个人的故事背后,都有值得我们汲取的智慧。
通过写作,我希望能够将这些生命的轨迹展示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更加辽阔的视野。
我从每个真实的故事中,渐渐提炼出了一些人生的规律。我们常常迷失在成功与失败的二元对立中,但我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单纯的成功,而是在于成长、觉悟与选择。
每个选择,都会定义我们未来的方向。正如社会学家马科斯·福格尔所说:“生活是一场不断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
在这条写作的路上,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你最不耐烦、最想放弃的时候。那些枯燥的日子,那些没有即时回报的时光,才是塑造我们意志力和耐性的最佳时机。
写作与我而言不是任务,而是热爱,是喜欢,是一场自我超越与逐步突破的过程。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的时代,人人都在争取快速成功的机会。我们渴望看见立竿见影的回报,渴望快速实现梦想。可是,快速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空虚和焦虑。
我愿意选择慢下来,选择深扎根基,静下心来走自己想走的路。
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拼命往前冲有时是空忙一场,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到自己的优势,去猛打下去,用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时间只做只做一件事,与我而言,就是写作。
下面节选部分我写人物故事时采访嘉宾的经历片段,文字是有记忆的,十年后,我会把这些记忆一个个串起来,我会以我的经历为原型,写成小说,甚至拍成电影。
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
![]()
![]()
![]()
文章最后用一首陈奕迅的《十年》致敬坚守梦想的自己,我愿意给十年的时间来践行我和我梦想,也献给所有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人。记住,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重头再来!
在《活过》中,蔡澜写道:“孤独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孤独中找到自我,活出自己独有的节奏。”
当你感到孤独时,记得联系我,我会为你书写故事,为你创造一个被看见的机会。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值得被理解、被接纳,正如蔡澜所说,活得充实,活得自在,便是最真实的成功。
关于作者:
鸿彬老师:深圳民革党员、作家、企业家,主业做全球标杆企业研学,用笔记录这座城市,这个时代企业家的故事,这个时代各领域杰出人才的故事,我们需要更多正能量的故事,也许下一个就是你。
![]()
鸿彬
2025年10月13日于深圳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