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半元电荷理论是物理学的终极理论》一文中论述到,半元电荷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基本粒子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基本粒子是宇宙间最稳定的粒子。基本粒子是相互绕转的两个半元电荷,不论存在物质内部(包括奇点内部),还是辐射到外部空间,例如,辐射到外部空间的光子,基本粒子遵循的规律都是:M^2r=Q——(1),其中,M是基本粒子的质量、r是基本粒子的空间半径、Q是常数,即基本粒子的质量、半径是可变的。并且根据普朗克常数及相关理论计算出Q的值是:7.81×10^-85,并且还论述了基本粒子的数量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始终是守恒的。
我在《宇宙质量的三次方与其可视半径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极其重要结论》一文中论述到,宇宙质量的三次方与其可视半径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数学描述:M^3R=H——(2),其中,M是宇宙的质量、R是宇宙的可视半径、H是常数,其质量M、半径R是变化的、H是恒定的,并且根据现有科学数据计算出H的值是:4.32×10^188,宇宙的演化过程就是质量“换”时空的过程,宇宙演化到半径最大,即转化为时空“换”质量的过程。
一、计算宇宙开始时的质量
普朗克长度是10^-35米数量级,粒子半径小于普朗克长度,并且收敛于小于10^-35米空间半径的粒子之间的空隙可以忽略不计。现代粒子物理认为宇宙基本粒子的总数在10^81个数量级。在宇宙是奇点状态下,可以认为是基本粒子组成宇宙的奇点,在奇点内部基本粒子之间没有缝隙,我们一定能得出:10^81r^3=R^3,于是有:R=10^27r——(3)联立方程(1)、(2)、(3)解得:M^3/m^2=5.5×10^245——(4)。由于在宇宙奇点,也是由10^81个基本粒子组成,所以基本粒子的半径都非常小,可以认为奇点内部的基本粒子的半径是相等的,由M^2r=Q可知:宇宙奇点内部基本粒子的质量几乎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m=10^81,两边平方得:M^2/m^2=10^162——(5)联立方程(4)、(5)解得:M=5.5×10^83千克,即如果宇宙由10^81个基本粒子组成,那么宇宙的质量在10^83千克数量级。
二、计算奇点的半径
根据宇宙质量的三次方与其可视半径的乘积是一个常数,M^3R=H=4.32×10^188——(2)代入M=5.5×10^83千克,并计算得:R=2.6×10^-63米,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出,基本粒子在奇点时的半径不大于R/10^27=10^-90米。
由于上述推算是在假设宇宙奇点的半径在普朗克常数下进行的,大于普朗克长度逻辑不严谨,我们计算的结果是:宇宙奇点的半径在10^-63米数量级,所以上述推算的逻辑是严谨的、科学的。
三、结论
如果宇宙含有基本粒子的个数在10^81个数量级,那么宇宙开始的质量在5.5×10^83千克数量级、宇宙奇点的半径在2.6×10^-63米数量级、组成奇点基本粒子的半径不大于10^-90米。即使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降低几个甚至几十个数量级,也是成立的。不可想象的数据,才能解析不可想象的宇宙与不可想象的微观粒子;该文可以揭示:伽玛射线暴粒子的能量可以达到1.4拍电子伏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