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质量损失一半,可加速剩余质量到光速。即宇宙的质量全部变成辐射粒子,质量不再损失。这里简单论证如下:M质量损失一半,转化的能量必然是Mc^2/2,c是光速,这个质量的速度必然是光速。也就是说,组成质量M的基本粒子都变成光子了,这些光子质量的总和就是M/2。将这一规律应用到宇宙,宇宙的质量转化为原来的一半时,宇宙就是由光子组成的宇宙,质量不再变化。由于宇宙质量和宇宙时空半径的关系是:M^3R=H,M是宇宙的质量、R是宇宙的半径、H是常数。我们容易知道:宇宙的最大半径是宇宙开始半径的八倍,现在宇宙的半径一定小于宇宙的最大半径,现在科学观测的结果是:现在宇宙的半径是465亿光年,所以宇宙开始的半径一定不小于现在宇宙半径的八分之一,即宇宙开始的半径不小于465/8=58.125亿光年。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宏观量子隧穿效应的发现者,证实量子效应可在宏观尺度显现这一突破为量子宇宙学(如量子引力理论)提供了实验基础,可能未来改写宇宙起源模型。另外,罗杰·彭罗斯提出循环宇宙理论,认为黑洞可能是连接不同宇宙的通道,并通过量子力学中的“多世界解释”支持其观点。
结论:宇宙或并非开始于奇点,宇宙开始的半径或不小于58.125亿光年,宇宙的演化是光量子和质量博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