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盐城梦马培训机构德惠校区突然发布停课通知,令多名家长措手不及。据家长反映,该机构在股权变更后,新任负责人拒绝履行教学义务,导致多名名素描班学员被迫中断课程。更令人震惊的是,停课前机构曾以“优惠活动”诱导家长一次性缴纳2-3年学费,涉及金额巨大。这场“换法人割韭菜”的闹剧,不仅暴露出培训机构诚信缺失,更将预付费消费风险推向风口浪尖。
一、股权变更成“甩锅”工具?新老东家踢皮球,学员权益谁来保?
据家长透露,梦马德惠校区原负责人将股权转让给新东家后,宣称“后续经营与己无关”,而新任老板则以“未收到转让款”为由拒绝开课。双方推诿扯皮间,多名素描学员已停课,之前仍在推销“年卡优惠”,部分家长为抢名额一次性缴纳数万元学费,如今却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
二、预付费陷阱再现:2-3年学费打包卖,是优惠还是“割韭菜”?
“当时说报两年送半年,还送画材礼包,现在想想就是诱导我们多交钱。”一位家长展示的缴费记录显示,其一次性支付了万元学费,合同期限至2026年。类似情况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涉及预付费的家长不少。然而,根据《江苏省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梦马机构显然已涉嫌违规,却仍明目张胆推销长期课程,监管漏洞令人心惊。
三、谁为“换壳跑路”背书?手续审批存疑,监管部门该出手了!
家长质疑:机构股权变更是否经过教育部门备案?新法人接手时是否核查预付费资金?停课事件暴露出审批与监管的双重失职。一方面需核查机构办学资质变更流程是否合规;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介入调查预付费资金去向,严查是否存在“职业闭店人”操盘跑路。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换法人割韭菜”模式在教培行业屡见不鲜,若不严惩,将滋生更多效仿者。
结语:教育不是生意,诚信不容践踏。梦马德惠校区的停课风波,再次为预付费消费敲响警钟。我们呼吁盐城市场监管部门立即介入调查,查清资金流向、追责违规主体,同时推动建立教培机构预付费资金监管账户,从源头杜绝“换壳跑路”。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时,也需警惕“超长缴费周期”“低价促销”等陷阱,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的成长上,而非成为无良商家的“提款机”。
(本文数据由家长提供,事件进展将持续关注)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