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活观察|十月南北“两重天”影响几何?

0
分享至

  新华社杭州10月13日电 题:十月南北“两重天”影响几何?
  新华社记者唐弢、赵鸿宇
  十月以来,全国天气呈现明显区域分化,北方多地降温、降雨,而南方大部热度不减,“秋老虎”迟迟不退,给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南北天气为何出现如此显著差异?如何保生产、护健康?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南北天气为何上演“两重天”?

  现实版“你在北方裹着袄,我在南方露着腰”在今年十月持续上演。
  据气象部门消息,进入十月,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多降雨,而同时,江南、华南地区高温天气却在持续。十月以来,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北部和东部等地接连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达38℃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南北“两重天”的差异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解释,此次华北等地降雨、南方高温天气过程都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由于副热带高压是庞大的暖性高压系统,被其控制和笼罩的地域晴朗少雨且炎热,而处于其边缘的地方则容易发生降雨。”杨舒楠说。
  气象专家表示,副热带高压在南方“赖着不走”,就会形成一个“水汽传送带”,把海上的暖湿水汽源源不断输往北方,这些水汽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黄淮一带长时间停留,形成持续的秋雨。因此,看似截然相反的南北方天气,实际上正是副高这枚“硬币”的两面。
  那么,今年副热带高压为啥这么强势?
  “一方面,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是受到了拉尼娜对夏季大气环流的滞后影响。”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表示,今年夏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在海温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下,导致亚热带地区的下沉气流更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更加强大。
  不过,扭转局面的冷空气正在酝酿中。据气象部门预报,从14日夜间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逐渐影响我国大部,各地秋意渐浓。

      “北湿冷、南干热”如何保生产?

  专家表示,“北湿冷、南干热”的气候形势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于秋收秋种时段,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秋粮已进入收获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则逐步进入成熟期。
  受降雨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土壤过湿持续或加重,部分农田渍涝风险较高。多地农业部门负责人称,此次连阴雨导致田间积水、土壤过湿,大型农机下地困难,秋收进度延缓,新收获玉米水分偏高,储存不当易发霉变质。
  如今,北方一些省份玉米收获推迟、茬口衔接偏紧,局地土壤黏重、机械难以下田,也对冬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粮食生产大省河北,今年小麦播种进度慢于常年,不少地方冬小麦适播期内难以进行种植。
  专家建议,北方地区应避雨抢收成熟作物,采取通风存储、烘干等措施,降低发芽霉变风险;及时排涝降渍,腾茬整地,适时秋播。
  河北省近日积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田间出现积水的地块,要采取开沟、抽水等措施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促进耕地散墒,为小麦播种创造条件。”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张现丛说。
  而南方地区经历着反常高温,即使是喜温作物生长也会受到抑制。
  浙江相关农业专家表示,比如正处灌浆成熟期的水稻遭遇高温,可能会造成根系早衰,叶片光合作用下降,有机物质积累减少,形成“高温逼熟”,导致成熟期缩短、千粒重降低,产量减少。
  “旱生虫,湿生病” 。专家提醒,反常的气候条件也为病虫害提供了温床,近期要重点做好田间管理。

      反常天气下该如何守护健康?

  天气的反常和波动,对公众身体健康同样造成影响。
  “一场秋雨一场寒”。降雨降温的北方,正迎来流感、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
  北京一些幼儿园老师反映,国庆假期后,请假的孩子明显多了,大多是发烧、咳嗽。儿科医生表示,小孩免疫力低,湿冷环境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加上室内外温差大,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湿冷环境也容易诱发“沉默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体,要注意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炎等炎症的发作。“湿冷环境会刺激呼吸道黏膜收缩,降低免疫力,同时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容易引发疼痛。”健康专家说。
  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也发布提醒:降雨、降温天气外出注意防寒保暖,体弱人群要防范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此时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或容易加重,注意保暖的同时要关注身体变化,做好健康防护。
  “秋老虎”盘踞下的南方,人们的身体也面临着一些不适应。
  “十月以来,我们接诊了几例中暑患者,这在往年并不多见。”杭州一家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表示,近期炎热环境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仍需防范中暑风险。
  杭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傅骞表示,在持续晴热影响下,人体的“秋燥”状态会更加明显,可能出现鼻咽干涩、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不适。“燥气通于肺,故容易伤肺,可以适当进补一些降气润肺的食物。”
  傅骞提醒,接下来,随着新一轮冷空气来袭,各地天气情况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公众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及时增减衣物,做好防范。(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辽宁男篮拒绝爆冷!全力淘汰山东队,韩德君爆发,央视直播

辽宁男篮拒绝爆冷!全力淘汰山东队,韩德君爆发,央视直播

体坛瞎白话
2025-11-09 07:56:56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醉卧浮生
2025-11-09 09:27:21
《唐朝诡事录3》第一波真实口碑出炉!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唐朝诡事录3》第一波真实口碑出炉!观众的评价一针见血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08 16:26:44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卡地亚活动:郭晶晶惊艳了时光,巩俐那英罕见露面,李现帅气逼人

卡地亚活动:郭晶晶惊艳了时光,巩俐那英罕见露面,李现帅气逼人

白宸侃片
2025-11-09 06:02:50
财政部发布重要报告,2025年养老金已双增长,还有一个好消息

财政部发布重要报告,2025年养老金已双增长,还有一个好消息

财话连篇
2025-11-09 18:15:56
苏炳添张家朗李祎共同点燃主火炬

苏炳添张家朗李祎共同点燃主火炬

中国青年报
2025-11-09 21:55:50
解放台湾,说白了就是要拿到4样东西,其余一概不动留给台湾人

解放台湾,说白了就是要拿到4样东西,其余一概不动留给台湾人

云舟史策
2025-10-28 07:46:55
才打第二场又伤了!格林一瘸一拐被搀扶离场:美媒预测又要歇10场

才打第二场又伤了!格林一瘸一拐被搀扶离场:美媒预测又要歇10场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9 12:20:16
钱再多有什么用?蒋欣如今的现状,给所有内娱40岁以上女星提了醒

钱再多有什么用?蒋欣如今的现状,给所有内娱40岁以上女星提了醒

振华观史
2025-11-07 11:25:51
婚姻中窦骁更强势,打破何超莲对明星固有印象,因为几乎零绯闻

婚姻中窦骁更强势,打破何超莲对明星固有印象,因为几乎零绯闻

话娱论影
2025-10-21 10:01:44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笑晕了!霖霖给安总下命令,有小当家的派头!汪小菲这儿子不简单

笑晕了!霖霖给安总下命令,有小当家的派头!汪小菲这儿子不简单

乐悠悠娱乐
2025-11-09 11:02:06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9 10:30:14
官方出手!两次入狱仍死性不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官方出手!两次入狱仍死性不改的郭美美,终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枫尘余往逝
2025-11-08 19:11:50
何超琼面前丢光的面子,被14岁儿子找回来了,李嘉欣才是人生赢家

何超琼面前丢光的面子,被14岁儿子找回来了,李嘉欣才是人生赢家

阿器谈史
2025-11-09 14:52:49
人人喊打、早该淘汰的机械车位,终于要“凉透”了?

人人喊打、早该淘汰的机械车位,终于要“凉透”了?

华庭讲美食
2025-11-09 06:32:24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8 22:34:17
当年引进最成功的十大欧美动漫,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当年引进最成功的十大欧美动漫,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小Q侃电影
2025-11-09 17:41:48
2025-11-09 23:36:49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4140文章数 24231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首届 “点燃活力建院” 秋季趣味运动会,燃爆湖北建院!

T1的Faker选手成功获得三连冠成就:打破心魔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