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至12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会同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对得荣树椒种质资源开展保护性收集,从而推动首个得荣树椒种质资源圃的建立,确保得荣树椒恢复树势并进行提纯复壮、品种结构优化,助推产业发展。
![]()
专家开展得荣树椒种质资源保护性收集工作。
得荣树椒是甘孜州得荣县久负盛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株形似树以及皮薄、香味浓郁、“辣口不辣心”等特点,历来是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产业。
10月11日下午,正在地里采收得荣树椒的得荣县古学乡毛屋村农户扎西拉姆说:“我家种了0.7~0.8亩得荣树椒,每年总共可收七八百斤鲜椒,1斤可卖5至45元不等,平均8元左右。”
“全县总共10个乡镇,就有8个种植树椒,多是农户房前屋后种植,面积达1200亩。得荣树椒平均亩产值达4000~5000元,而每亩投入仅400元左右,是我县农户增收的好产业。”得荣县农业技术推广和土壤肥料站站长降巴土登说,“在我印象中,得荣树椒可长到两三米高,人都可以攀爬。但是,现在的树椒是椒不是树,已很难找到原来的样子,品种也有点杂。种植4—5年以上的树椒,果实会变小,产量远不如一两年生的树椒高,许多农户都把长得像树子一样的树椒砍掉了。”
![]()
专家开展得荣树椒种质资源保护性收集工作。
得荣树椒是得荣县农产品金字招牌,其株形似树,是区别于其他辣椒的显著特征,如果任其仅采取1-2年生种植,不但看不到树,品种也会下降,当然不行。
得荣县迫切希望收集当前最接近以前老品种的单株,繁育种子并进行提纯复壮,重树得荣树椒的“树”势。于是,得荣县于今年9月提出得荣树椒的3年复壮提升规划,拟以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为主,同步争取省、州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在明年建立首个得荣树椒种质资源圃,重点对现存5年以上老龄树椒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一树一档”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典型老树(50株)实施挂牌保护,划定保护区,完成核心种质的鉴定与提纯复壮,保护其遗传多样性。与此同时,筛选出优良单株3-5个,繁育优质种苗5万株。
在10月11日至12日,专家队伍前往得荣县古学乡、奔都乡、贡波乡开展得荣树椒种质资源的保护性收集,专门瞄准3年生以上老树椒,开展编号、登记、挂牌和采样,并按照分布、树龄、果色、朝向等信息一一登记,共收集了33份3年以上树椒的果实、叶片,其中树龄最高的为8年生树椒。
![]()
农户在采收得荣树椒。
“我们将对得荣树椒进行纯度鉴定,还要对果实形状、颜色、朝向等性状进行鉴定,同时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挖掘优良基因,助力得荣树椒品种高效开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研究员宋占锋说,“力争在2至3年内,提纯出最接近原有品种的单株或株系,为得荣树椒品种溯源和种质资源圃建设提供支撑。”
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吴传秀建议,专家团队还可以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对得荣树椒品种的辣度、果实颜色等性状进行改良,从而优化得荣树椒品种结构。一是果色可在目前单一的黄色基础上增加红色,从而满足加工干辣椒的需求,拓展销售渠道;二是还可发展中辣、低辣的品种,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杨雪
校对:卢雪英
责编:岳诗蕊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