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最新通报显示,俄军已对保障乌克兰军工联合体运转的燃料和能源基础设施实施精准打击。
![]()
同时,俄罗斯在多战线开展攻防行动,防空系统在境内外拦截多型来袭武器装备。
通报指出,此次打击行动聚焦乌克兰军工综合体的能源保障命脉,通过战术航空兵、攻击无人机、导弹部队及炮兵协同作战,同步对137个区域的乌军及外国雇佣军临时部署点发起袭击。
军方随后通过社交媒体证实,中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东部哈尔科夫州的多处燃油储备库和输电线路受损,当地军工企业已暂停部分弹药生产。
军事分析指出,燃料能源设施是乌军工生产与装备补给的核心支撑,此类打击与俄军近期对乌军工企业的集群打击行动一脉相承,9月以来俄军已对乌能源和交通设施实施6次类似集群打击,累计导致乌军工产能下降约30%。
![]()
在防御作战方面,俄防空系统过去24小时内:击落9枚HIMARS火箭弹、1枚“海王星”远程导弹及72架无人机。
俄国防部发布的视频显示,部分无人机被拦截后残骸坠落至空旷区域,未造成人员伤亡。
![]()
这一拦截效率延续了近期的防御态势,仅10月12日当天,俄军就击落95架乌军固定翼无人机,其中多数为用于低空突袭的“海鹰-10”侦察无人机和“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
此前,俄罗斯布良斯克、别尔哥罗德和斯摩棱斯克三州防空警报系统全面启动,防空部队共击落32架来袭无人机。
别尔哥罗德州州长在社交平台透露,少量无人机残骸波及边境村庄,导致2栋民房受损,当地已组织居民临时转移。
这与乌方近期对俄边境的持续袭扰形成呼应——10月9日夜至10日凌晨,乌无人机曾分多波次袭击俄罗斯托夫州军用油库,造成大规模爆炸起火,尽管俄军击落30架无人机,但油库受损严重影响前线补给,俄军不得不从后方调运燃油补充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战场呈现“能源设施互击”特征。
![]()
就在俄军打击乌能源设施的同时,乌军11日凌晨出动远程无人机袭击了俄乌法市炼油厂,导致该厂1号蒸馏装置停工,日加工原油能力减少8万吨。
而乌方此前还对俄萨拉托夫、萨马拉等州的炼油厂及交通枢纽实施打击,试图削弱俄军事后勤能力。
![]()
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目前俄炼油业已累计损失产能达56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一半以上,国内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部分加油站出现95号汽油供应紧张,部分加油站已实行限量加注。
国际能源机构10月中旬报告指出,俄乌双方对能源设施的打击已引发地区能源供应链动荡,乌克兰西部与欧盟接壤地区的天然气输送量较上月下降15%。随着冬季临近,能源设施成为双方争夺焦点。
乌克兰能源部10月8日曾证实,俄军袭击导致乌北部和中部多地停电,最大私营能源企业DTEK旗下火力发电厂受损严重,基辅州约40%居民面临每天2-3小时的限电。
乌政府已紧急向德国、波兰采购2000台应急发电机,用于保障医院、民生设施供电。
而俄边境地区近期也因无人机袭扰频繁启动防空预警,别尔哥罗德州已将中小学线下授课改为线上教学,民生与军事防御压力同步上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