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文旅中国)
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
山西晋城,以其独特且美丽的古堡群闻名,被誉为古堡之城,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独特且美丽的古堡群。但是最具代表性和久负盛名的当数这处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
之所以如此说,主要体现在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方面的卓越成就。
首先,从历史价值来看,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它不仅是明清时期官宦府邸的巅峰之作,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皇城相府始建于明朝晚期,历经数代人的经营与建设,它逐渐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拥有16座院落、640多间房屋,城墙平均高度达12米,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7座城门巍然耸立,宛如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外观,城中有城,顺物应势,蔚然壮观;其内,庭院错落,曲径通幽,博大精深。特别是府内高达7层的河山楼最令人瞩目,这座建于明末的“摩天大楼”,是家族荣耀的象征,也是抵御外敌的坚固堡垒。楼内水井、碾磨、通风口、烟道、暗道等设施一应俱全,战时可容纳八百余人避难。它不仅见证了陈氏家族在动荡岁月中守护血脉的坚韧,更彰显出古代工匠非凡的智慧与长远的眼光。
![]()
皇城相府 乔宇 拍摄
藏兵洞作为河山楼的附属工程,位于内城城墙内四周,一共有五层125间。顶层嵌入城墙,设炮眼可发射火器、观察敌情;中层供家丁居住休息;底层拿来储备粮草兵器,满足长期固守需求。里面层层相连,明暗相通,特别有气势。
整个相府的建筑风格既有着北方建筑那种雄浑壮阔、大气磅礴的气势,又蕴含着江南园林般的精致细腻、小巧玲珑,集古代官宅民居、宗祠庙宇、园林书院、纪念性建筑和防御工事为一体,堪称集四百年前农、商、学、官文化的缩影,堪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艺术瑰宝。2013年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次,从文化价值来看,皇城相府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清康熙帝曾亲自赐予“午亭山村”的石刻匾额,以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佳联,这些无不彰显着皇城相府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在明清两代,陈氏家族的文化成就令人瞩目。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培养出了大批人才,被誉为真正的学霸家族。他们共诞生了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以及33位才华横溢的家族诗人。更为显赫的是,其中9人成功考取进士,6人更是进入了翰林院,可谓文化底蕴深厚。陈廷敬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文化巨族之中,这也为他日后担任《康熙字典》总阅官打下了坚实基础。乾隆皇帝曾以诗相赞:“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此诗不仅是对皇城相府家族的由衷赞誉,更是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的肯定。
![]()
皇城相府 曾月 拍摄
皇城相府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康熙御赐的匾额、对联以及陈氏家族的诗文、遗著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陈氏家族的学术传承和文化底蕴,也为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被近代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再者,从艺术价值来看,皇城相府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明代建筑的古朴大气,又有清代建筑的精致典雅。从整体布局来看,皇城相府的建筑群如同遵循着一种秩序,从内到外各司其职,方正规矩,象征着一种古老而严谨的文化框架,这种建筑与礼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稳固的文化结构,使得整个相府成了一个稳固和谐的家族与社会结构的代表。而在这组庞大的建筑群中,房屋布局严格遵循“前堂后寝、尊卑有序”的礼制,承载着陈氏家族的教育理念与科举文化。阁楼与院落的设计,体现出对人与自然的关怀。例如,精心设计的阁楼和错落有致的院落,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建筑中流淌的人文关怀。
![]()
皇城相府 乔宇 拍摄
钟鸣鼎食之家,不仅以其恢宏的气魄震撼人心,更在精致的细节中让人叹为观止。走进皇城相府,除了常见的古建文物石雕装饰,石雕大门尤为引人注目。这些雕刻技艺精湛的石门,工艺非凡,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其富含的复杂花纹不仅包括牡丹、莲花等花卉,还有龙凤呈祥、琴棋书画等寓意深远的图案,让人一眼便能领略到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承载着这份厚重与担当,皇城相府传递出深厚的文化积淀。透过这座古堡的建筑以及其内部的装饰和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北方建筑的雄伟与细腻并存的魅力。
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处古建筑群,更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宝库。它以独特的建筑艺术、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精美,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责编:友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