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豪是广州军区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八十年代的时候,他就想着去香港闯荡一番,选择了游泳偷渡过去。
那时两岸关系复杂,偷渡不算新鲜事,他到了香港后没多久就被台湾军情局的人盯上,给了他去台北的机票和工作机会。
他表面上答应了,实际上早就跟大陆国安部门有联系,行李里带了联络方式,就这么去了台湾。
![]()
一到台北,他就进了军情局的训练营,学了三个月的情报技能,从加密到跟踪都涉及。训练完后,李志豪先分到档案室干活,整理老文件,他保持低调,慢慢等机会。
1994年,浙江千岛湖发生了游船火灾的事,两岸闹得挺大,台湾急着想知道大陆怎么处理,他主动请缨,说自己在浙江有老关系,能打听点消息。
但其实是跟国安协调的,传了些筛选过的信息过去,伪装成从熟人那得来的。这次上报让他在军情局里露了脸,职位开始往上爬。
![]()
九十年代中叶,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尤其是1996年台海形势升级。李登辉公开说大陆的导弹是空心弹,大陆知道内部出问题了,因为这种情报太机密了,肯定有叛徒泄露出去。
李志豪当时级别不算最高,没法直接查核心档案,他接触军情局的一些退休人员,从闲聊中套话。他曾给大陆某个间谍的海外亲戚汇过钱,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发现亲戚跟刘连昆有关系。
刘连昆那时是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少将军衔,能接触到不少绝密东西。
![]()
国安部门拿到情报后就开始深入调查,确认刘连昆确实是泄密的人,还连带出他的下属邵正宗。
邵正宗是大校军衔,本来是刘连昆的手下,但在这事上反倒是邵先被台湾情报人员拉下水的。1991年,台湾的张志鹏在大陆接触到邵正宗,当时邵想着移民美国,张志鹏就用钱收买他,让他提供情报。
邵干了一阵子后,觉得风险太大,就想退出,但张志鹏让他找个接班人。邵看刘连昆因为没升中将心里不平衡,就私下劝说他加入。
![]()
从1992年开始,刘连昆就向台湾那边传情报,一直到1998年,传了数十条军事机密,包括军演导弹的细节,直接导致国家安全受损。邵正宗也继续参与,两人合作了好几年。
1998年,大陆国安锁定这两个人,把他们抓了。刘连昆在办公室被带走,邵正宗在家遭拘捕。军事法庭审了他们,判了死刑,1999年8月15日执行。
两人造成的损失太大,国家安全差点出大纰漏。
![]()
他们本来职位高,责任大,结果为了个人利益出卖情报,性质恶劣。李志豪的情报直接促成他们的落网,要不然泄密还会继续,台海局势说不定更乱。
刘连昆和邵正宗落网后,台湾军情局警觉起来,怀疑内部有大陆的卧底,视线渐渐落到李志豪身上。1999年他们设局诱骗他回台湾办事,一下飞机就逮捕他,判了无期徒刑。
在狱里关了十几年,但他没透露任何大陆情报。
![]()
两岸情报交换的事,大陆没放弃他,2015年通过交换两个台湾情报人员朱恭训和徐章国,把他换了回来。那时他已经七十多岁,身体因为长期关押不太好,但总算重获自由。
情报战的内涵在于信息不对称,谁掌握多谁占优。
![]()
李志豪的贡献是逆转了部分劣势,揪出叛徒堵住漏洞。两岸博弈中,这种个人故事折射大背景,从八十年代开放到九十年代危机,再到2015年交换,关系演变明显。
现在2025年了,科技发达,情报手段更先进,但基本逻辑不变,忠诚和警惕是关键。
![]()
参考资料:
1、两岸交换秘密特工 大陆点名营救罗贤哲被台拒绝 界面新闻 2015年12月01日
2、台湾“国防部”证实两岸被关押间谍获释 BBC 2015年11月30日
3、台媒揭秘两岸“十月换谍”内幕 环球时报 2015年12月01日
4、海峡论谈:解密两岸“无间道” 谍换谍有何内幕? 美国之音 2015年12月7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