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嘉月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30多年,老宗总将一堆沙子堆砌成一座塔,一年时间,这座塔又变成了沙。”
娃哈哈内部员工的这句话,精准戳中了这个饮料帝国的现状。
宗庆后离世后,娃哈哈这座曾经包容万物的高塔,如今沙子四散。
女儿宗馥莉带着“娃小宗”辞职单干,弟弟宗泽后反手推出“娃小智”,家族内斗从暗流涌动彻底摆上台面。
![]()
真实的商战不讲武德,只讲利益。
但这场分裂背后,或许藏着一个反直觉的真相。
兄弟品牌越多,娃哈哈的根基未必会动摇,反而可能被逼出新的生存法则。
1
高塔崩塌
宗馥莉前脚刚走,叔叔宗泽后后脚就亮出“娃小智”品牌。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娃小智食品(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13日,法定代表人为吴坚,注册资本500万元。
宗泽后通过贵州娃茅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间接持股33.211%,为实际控制人。
![]()
图源:天眼查App
更有意思的是,10月11日,宗泽后在朋友圈就宗馥莉第二次辞职发声。
他表示,此前因言论被网友或水军攻击,但这些声音实际上影响了宗馥莉的发展路径,使其“越走越远,已经无法回头”。
他评价称,宗馥莉在宗家下一代中属出类拔萃者,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解较少,未能做到“德艺双修”,因而难以承担大任。
在娃小智招商会上,招商人员彻底不装了:“我们要和宗馥莉一起竞争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娃小智的AD钙奶、八宝粥、纯净水等产品包装神似娃哈哈经典款,招商人员直接放话配方相同价格更低,县级代理门槛仅3万元。
![]()
图源:蓝鲸新闻
宗泽后这一刀捅得精准。
对比宗馥莉对经销商要求强势的风格,宗泽后显然想用低价抢滩。
除了有来自亲人的背刺,宗馥莉还疑似收到了来自娃哈哈的“封杀令”。
有消息称,娃哈哈资深经销商已经收到了来自娃哈哈的通知,要求不能代理“娃小宗”,否则取消娃哈哈经销资格。
![]()
图源:@九派新闻
对经销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一边是经营多年的成熟品牌娃哈哈,一边是可能带来更高利润但前景未卜的新品牌。
有经销商算过账,娃小智全代工模式成本低,可品质稳定性存疑;娃小宗有宏胜工厂托底,但品牌认知要从零培养。
难怪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直言,现在国内饮料市场内卷成红海,新品牌成功概率太低。
宗馥莉之前打造的KELLYONE已近乎停摆,娃小宗要半年内铺完500万个终端,难度堪比沙漠种树。
2
孤注一掷
宗庆后的离去不仅带走了娃哈哈的灵魂,更让家族内部积蓄已久的矛盾加速浮出水面。
遗产争夺案只是前戏,将娃哈哈全部掌控权握在自己手中,才是长公主宗馥莉布局多年的正事。
从2023年开始实际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到2024年8月正式出任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掀起了一场风暴。
她推动组织体系重构,劝退或调整了多位此前身居要职的老人;
她大幅度改革经销商体系,削减了一些合作多年却未达标或连续经营不善的经销商;
她将6000名员工合同转签至宏胜集团,取消干股分红,关停18家非宏胜系工厂。
![]()
图注:宗馥莉接受采访
这一系列动作被业内解读为“去娃哈哈化”的伏笔,目标就一个。
那就是把资源装进自己的盘子,摆脱国资股东和家族元老的掣肘。
但独立之路卡在了商标权上。
根据娃哈哈股权结构,国资持股46%,宗馥莉占29.4%,职工持股会握有24.6%。
使用“娃哈哈”商标必须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而国资股东与宗馥莉在收购价格上谈不拢,直接导致商标授权陷入僵局。
这也是为什么宗馥莉不得不另起炉灶,注册“娃小宗”商标,甚至在今年9月的内部通知中明确:2026年起全面用娃小宗替代娃哈哈品牌。
![]()
图注:娃小宗
用商业顾问霍虹屹的话说,“她不是在撤退,而是在重新布局”。
娃小宗目前主打无糖茶饮,定价4元,试图切入健康赛道;娃小智则走怀旧平价路线,复刻娃哈哈经典产品。
但两者共同面临残酷现实,快消行业早已杀成红海。
无糖茶有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三得利等老牌对手;低价奶饮市场则深陷价格战。
更棘手的是合法性争议。
娃小智被质疑包装涉嫌模仿娃哈哈,而娃小宗虽由宗馥莉控股的宏胜系运营,但娃哈哈集团仍保留国资主导的股权结构,未来可能引发商标纠纷。
巴菲特说的,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娃哈哈2024年营收暴涨200亿重回700亿区间,基本盘依旧稳固。
娃小宗、娃小智斗得越凶,反而可能让旁观者更清楚娃哈哈的不可替代性。
毕竟三十多年积累的渠道信任和品质口碑,不是改个名字就能复制。
3
新的绿洲
不过话又说回来,市场终究看产品力。
产品硬,黑到发紫也能活;产品软,吹成彩虹也散架。
商业市场其实很纯粹,谁能提供更多的利润、更高的价值,市场和消费者就选择谁。
就像农夫山泉当年被舆论围攻,但靠产品硬实力挺过危机一样,娃哈哈系新品牌能否存活,不取决于家族骂战,而在于能不能做出让消费者愿意复购的产品。
从娃哈哈整体发展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娃哈哈销售公司实际销售额为27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89亿元下降了约3.46%。
这一下滑发生在家族内斗公开化的背景下,耐人寻味。
面对“娃小宗”和“娃小智”的崛起,娃哈哈品牌本身将何去何从?
![]()
图源:@娃哈哈
无论结果如何,娃哈哈的故事都成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一个典型案例。
它揭示了代际交接中的复杂性问题,不仅是权力和财富的转移,更是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的碰撞。
旧权威消失,新势力抢滩,国资、家族、渠道利益纠缠成一团乱麻。
但商业社会终究有个朴素规则,产品是1,营销、血缘、舆论都是后面的0。
家族内斗像一场沙暴,迷眼的同时却也暴露了地形。
娃小宗要闯健康饮品赛道,娃小智死磕怀旧性价比,娃哈哈守着瓶装水AD钙奶基本盘。
短期看三方混战会分流客户,但长远看,市场只会留下真正解决需求的人。
宗馥莉需要证明娃小宗能跳出娃哈哈的光环独立存活;宗泽后要摆脱蹭招牌的质疑;而娃哈哈集团若不想沦为空壳,必须找到去家族化后的新凝聚力。
或许真如员工比喻,塔塌了不是末日。
沙子散开未必是消亡,而是重塑生态的开始。
宗庆后当年用14万元借款堆出娃哈哈这座塔,下一代要做的,或许是在沙地上种出新的绿洲。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告案例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