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却因霸王条款陷入争议漩涡。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直指平台经济长期存在的顽疾。
![]()
强制补贴、“被参加” 活动等乱象屡禁不止。浙江果蔬店老板李先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平台纳入 “商超果蔬红包” 活动,一单需承担 34.25 元补贴;江苏的王先生想修改 “百亿补贴券” 金额,却被告知需联系品牌负责人。更有甚者,部分平台通过 “二选一” 协议限制商户,迫使商家在平台间做出非公平选择,此类行为已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除直接侵权,不合理的规则设置也加剧了商户的经营困境。在流量为王的生态下,“×× 直通车” 等推广工具虽被包装为营销利器,实则诱导商户陷入 “流量焦虑”。小商户每月数千元的推广投入,挤占了生产运营成本,导致 “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频发。而退货率评价机制的缺陷,让商户不得不为消费者 “先买后选” 的行为买单,影响店铺声誉和推荐权重。
平台方解释称推广工具基于数据匹配,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诚指出,平台规则不透明,广告竞价机制形成 “投入 - 焦虑 - 再投入” 的恶性循环。部分外卖平台的补贴活动更让商户陷入两难:参加活动可能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不参加则面临流量降级。
监管部门已重拳出击。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针对 “仅退款” 规则滥用问题,督促电商平台优化规则;7 月约谈 3 家外卖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9 月 17 日,郑州市场监管局就 “调价助手” 问题约谈携程。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 10 月 15 日施行,明确禁止平台强制商户低价销售。此次征求意见的外卖平台新规,更是直击平台收费、促销等核心问题。
业内专家建议,平台应构建公平治理框架,设立商户议事机制,建立诚信商户激励体系。部分平台已做出改进,如淘宝天猫推出 “真实体验分”,剔除无质量问题的退货影响。在多方合力下,平台经济有望告别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有序的发展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