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金线般的阳光透过小卖店的玻璃照在货架上,灰尘在光中飞舞,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一瞬间被罩上了一层金灿灿的滤镜。
我们揣着母亲早上给的五毛零花钱推门而入,总能迅速找到老板刚摆在货架上的零食。
一些糖果的独特香甜味即使隔着玻璃纸,我们也能闻到,走到这里便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囤年货时父母最喜欢买的彩球糖。
小时候的彩球糖是没有包装纸的,拿专用的小铲子轻轻一铲就是一斤左右,用塑料袋装着带回家。
过年时摆在糖果盘里,谁想吃就拿一颗。
到了立春的那天都没吃完,粘在一块,掰都掰不开。
橘子瓣糖,不舍得一次吃完,每次拿一瓣,吃完和小伙伴去巷子里放鞭炮。
大虾酥,随着年龄的渐长,对它的厌恶感越来越淡。
口感复杂,味道单一,偏偏在过年时总会出现在桌上。小时候的我们只有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会拿起它吃几口,面露嫌弃。
猫眼糖,晶莹剔透,形如猫眼。
小动物造型的橡皮糖,一毛钱一块,可以自选图案,果香纯粹。
说起童年糖果,当然少不了小淘气啦~
小卖店的玻璃货架上放着一罐西瓜泡泡糖,是我们不需要犹豫就可以全款买下的小零食。
偏硬的外皮,咬破后就能尝到浓浓的西瓜味。嚼几下,吹个泡泡,再嚼一会儿,和小伙伴PK,看谁吹出来的泡泡大。
曾有一段时间,粘牙糖在学校里特别流行,在课间的走廊里总能看到一边走,一边嗦粘牙糖的同学。
小时候的我们对五颜六色的糖果完全没有抵抗力,色彩鲜亮的粘牙糖正合我们之意,并且它很便宜,当然要买买买啊。
它有多黏呢?
都能把松动的乳牙粘下来。
一边吃,一边吹口哨。
沈阳特产——杏仁味的不老林糖,东北过年时餐桌上的C位糖果。
如果让小时候的我们随便选糖果,很多伙伴的目光都会迅速锁定它,抓起来,剥开糖纸,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
浓郁的奶香味混合着杏仁的甜香在齿间蔓延,好像走进了糕点屋,刚烤好的蛋糕散发着诱人的奶香味,直接被端到了我们的面前。
第一口是巧克力味,再咬一口就是酒味,小时候吃得直皱眉。
那时,听长辈们说吃这玩意儿能醉,倒是挺好奇的。
小青蛙棒棒糖,有两种口味,草莓、哈密瓜。
一袋里面有五个棒棒糖,和小伙伴买不一样的口味,每个人都能尝到两种口味的棒棒糖。
猪油糖,吃一块能踢正步到西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