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学习经营管理」可快速关注
当你过度依赖规章制度去纠正下属的操作时,你可能会发现团队变得愈发僵化;而当你过分关注业绩KPI时,成员间可能会为了达成指标而出现内部拆台的情况。这时,你是否意识到,单纯的一把尺子无法衡量出团队的全方位表现,而需要构建一套更加精细的“衡量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三把核心尺子:首先是确保团队不越雷池的“规章制度”,这是团队行为的底线;其次是衡量个人和团队贡献的“业绩结果”,这是团队绩效的直观体现;最后是凝聚人心、培养人才的“识人育人”,这是团队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合理运用这三把尺子,才能实现从简单“管事”到高效“带人”的转变,确保团队在遵守规矩的同时,保持活力与前瞻性。
01三把尺子的构建
构建一个包含“规章制度”、“业绩结果”和“识人育人”三把尺的衡量体系,是确保团队在稳定中保持活力的关键。
 ![]()
▣ 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石,虽不似业绩般光彩夺目,却静默地支撑着团队的稳健运行。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新员工因缺乏明确指导而频频出错,跨部门协作时因缺乏明确时间表而项目一再延误。而明确的规则,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
它确保了“基本产出”:从资料格式的规范到项目对接的流程,规则为每个人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助力新人迅速融入,同时避免复杂项目中的重大疏漏。它更显著地提升了“集体效率”:在规则的约束下,团队成员能减少对“责任归属”和“工作流程”的争执,从而降低不必要的内部消耗。就如同交通规则使道路交通井然有序,团队规则也确保了工作的高效顺畅。
然而,这把尺子也需谨慎使用。过度依赖规则可能会使团队变得刻板僵化:成员可能仅以“不犯错”为工作目标,导致敷衍了事,进而丧失创新的激情。因此,在业绩平稳期应严格遵守规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而在面临挑战或需要创新时,则应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毕竟,规则是“底线”,而非限制团队发展的“天花板”。
▣ 业绩结果的驱动
业绩,这把无形的尺子,在团队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根指挥棒,指引着团队的方向,激发着大家的斗志。当团队明确了一个业绩目标,如“本季度要达成300万订单”,每个人都会为之努力,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而且,及时的业绩反馈和奖励机制,能够进一步激发团队的战斗力,让大家更加坚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
然而,业绩尺的使用也需谨慎。一旦陷入“唯结果论”的误区,就可能导致团队协作的断裂、短期行为的盛行以及信任的崩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平衡好业绩与协作、长期价值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确保业绩成为推动团队发展的动力,而不是破坏团队和谐的矛盾焦点。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让团队变优秀”,而非仅仅“选优秀的人”。
▣ 识人育人的核心
如果说前两把尺是关注“管事”的,那么“识人育人”则更多地是关注“带人”。它深入到规则和业绩的内涵之中,聚焦于“这个人是谁,他能够成为谁”。
一个在团队中默默付出、总能为同事补位的人,或许比那些单兵作战能力强却不愿分享的人更具备团队领导潜力;一个短期业绩虽不突出但对新业务充满敏锐洞察力的人,可能是突破团队瓶颈的关键所在。这把尺子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谁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短期攻坚手”,谁又是能够与我们共同长期合作的“合伙人”;现有的团队规则是否束缚了人才的发展潜能;而我们的业绩指标是否真正契合了企业的整体战略方向。
用好这把“识人育人”的尺子,对管理者而言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挑战。他们需要保持“自我反省”的清醒,避免以个人偏好来衡量团队成员;同时,他们还需具备“洞察趋势”的敏锐眼光,能够从眼前的表现预见到未来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应当时刻保持“包容差异”的宽广胸怀,乐于接纳“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有的人擅长冲锋陷阵,有的人则擅长稳固后方,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大放异彩。
当管理者运用这把尺子成功地聚集起“同频共振”的团队成员时,团队内部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和谐且高效的工作氛围:无需刻意约束,成员们便能自觉地高效协作;无需反复催促,每个人都愿意为团队的长期目标而努力拼搏。这正是管理的高超境界——不是简单地“管着大家做事”,而是引领大家共同成长。
随着管理的不断进阶,管理者应逐渐从“单一尺度”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灵活运用三把尺子”的管理艺术:以规则来坚守底线,以业绩来牵引团队方向,通过识人育人来凝聚团队人心。而管理者的格局和视野,则决定了这三把尺子的“精准度”——只有那些能够洞察人心、放眼长远的管理者,才能带领团队稳健前行、走得更远。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学习经营管理(微信号:MBA160)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