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近期的“烟花秀”突然翻车,恐怕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安踏这些年的发展有多恐怖。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2014年-2024年10年间,安踏净利润翻了9倍;而在2007年-2021年的14年间,股价累计涨幅近37倍;过去15年收购的10个品牌中,亚玛芬体育在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以净赚1.38亿美元的利润,同比增长1901.45%。尤其是在2024年2月份成功登陆纽交所,股价此后直接暴涨200%。
![]()
正因为有了这令人震惊的表现,一场关于资本狂欢的“烟花秀”在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上演,原本是一次属于始祖鸟高光的营销彩排,没想到精心的筹划,比不上意外的翻车,不仅营销宣告失败,安踏集团更是因为负面影响股价一度下跌7.28%,125亿港元市值蒸发。
短短52秒的“烟花秀”,却要拿125亿买单,这场史上最贵“烟花秀”居然出自安踏,任谁看了也会直呼“No do no die”。安踏也因此被炸出一个令人深思的命题:靠收购获利匪浅,反过来也会成为“定时炸弹”,这其中的管理学问,真的是一项高深的课题!
![]()
安踏不一定全靠亚玛芬支撑,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有句古话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把安踏整个集团比作“千里之堤”,那这一次始祖鸟的“烟花秀”简直就是堪比“蚁穴”一样的坑爹操作,说它会让整个安踏从此急转直下、发生一系列的衰退显然言过其实,但因此而产生的市场消极因素,同样不可小觑。
要知道,当年安踏还没真正完成进阶全球巨头、与耐克阿迪达斯“分庭抗礼”之时,市值也未达到千亿,更多的是强调“国产”、本土化著名品牌,收获的也是满满一波的国潮用户。直到经过15年的疯狂收购和积蓄,安踏建立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品牌、产品矩阵,本着爱国、国产的基调,走向世界、拥抱国际,于是有了市值一度高达2852.13亿港元、股价突破101.6港元的高光,营收也创下新高。
这时候的安踏,无论从业绩、市值、股价,还是体量和影响力,似乎都已经具备与阿迪、耐克“掰手腕”的实力,在国内已经没有对手。但所有这些亮眼的表现,都不要忘了一个事实:中国用户,才是安踏的“大本营”;中国用户的市场表现,会直接决定安踏的走向。
靠国潮和爱国情怀崛起的安踏,当初可能因为有了亚玛芬、斐乐等众多外资品牌的加入而壮大,一举登上巅峰;但也会因为其中的某一个品牌的“作妖”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就拿本次的“烟花秀”来说,你不可能不在乎用户和消费者的批评、抵触声音,不可能不管市场的消极情绪,哪怕这还不足以带来伤筋动骨的影响,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像西贝一样毫无技术含量的公关应急,那后续可能带来的麻烦,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安踏的崛起不完全靠亚玛芬支撑,但亚玛芬带来的麻烦,可能会出现的反噬,确实不容轻视。
![]()
“文化差异”需要用什么来调和?
收购从一开始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会带来更加可观的收益、助推本土品牌快速实现国际化,丰富产品矩阵、补足原本的缺失,但也有可能因为长期的资金注入、无法带来有效的收益而让一个集团不堪重负。庆幸的是,安踏慧眼独具,超强的战略眼光,让原本深陷困境的品牌都得到了复苏,在注入中国元素和资本加持后,亚玛芬、斐乐这些品牌都进入了全新的增长阶段,仅亚玛芬在上半年的大中华区收入就暴涨42.4%,而像狼爪更是增速61.1%,多点开花的格局、更加精准的覆盖了大众到高端不同的人群,整个集团的收入更像是装了“多引擎”驱动。
然而,任何事情,有利也有弊,原本在始祖鸟看来可能是“敬畏自然”的艺术行为,在中国用户看来,就是破坏环境、“不够敬畏自然”的营销,甚至是“嘚瑟”。这种中西方文化差异直接引发信任危机,也暴露了安踏对外资子公司的管理不够严谨,无法调和的文化差异。
靠收购买来的品牌,有了渠道和技术,但系统的价值观和风险管控,更需要用接近消费者的情绪注入来调和,而不是只有跨国品牌,缺少跨国文化的融合。
![]()
52秒的“烟花秀”,却要用125亿的市值蒸发来买单,这场由始祖鸟主导的“艺术冒险”,更像是一幕滑稽的闹剧,撕开了安踏收购后所隐藏的全球化美丽面纱,甜蜜和美丽过后,烦恼接踵而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