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中秋礼,我妈当场黑脸,差点把婚期都给我掀了。
![]()
阜阳,上周,我男朋友拎着两袋东西进门:一盒月饼、一箱坚果、一瓶海之蓝,结账小票503元。
![]()
我妈扫一眼,转头进厨房,锅铲敲得叮当响。
她后来说:烟没有,酒不上档次,亲戚问起来我脸往哪搁?
我脑袋嗡一下,感情这500块白花了?
晚上我把照片发到小红书,吐槽“农村丈母娘的滤镜有多厚”,结果评论区炸出3万条。
有人贴图:中秋送了两条中华+茅台,丈母娘笑成花;有人说送了一车盆栽,被当场赶出门。
最扎心的是阜阳老乡留言:这边规矩,中秋烟酒必须成双,单瓶酒=单着走,寓意不好。
我才意识到,我妈不是嫌便宜,是嫌“不能摆桌给人看”。
第二天我拉着男友去补货。
超市烟酒区,我直接问导购:200块左右、阜阳人认得的酒有啥?
导购扔给我两瓶文王贡,说本地酒厂,包装红彤彤,扫码价198。结账时又加了一条玉溪,总共多花400。我妈看见烟盒酒瓶码成一排,脸色终于缓了,转头跟邻居语音:女婿懂事,知道补礼。
那一刻我哭笑不得,感情多花的400块买的是她的朋友圈门票。
我把补礼照片再发小红书,后台私信爆了。
一个亳州妹子说,她妈要求中秋送“六样礼”,少一样就被念叨半年;一个杭州哥们直接甩截图:给未来岳母发了个2000块红包,备注“中秋自选”,对方秒回“谢谢宝贝”。
最离谱的是江浙一个姐姐,两家父母第一次见面,男方直接拿手机转账8888,现场折现,烟酒全省了。
评论区高赞:看得见的钱=看得见的孝心。
我专门去查了阜阳文明办刚发的问卷,里面有一条:礼品价值不超过月收入两成。
我男朋友月薪六千,按规矩1200封顶,我们第一次刚好踩线,只是没买“对”东西。
![]()
问卷还写:鼓励地方特色、简办新办。
我拿去给我妈看,她撇嘴:规矩是规矩,面子是面子,调研填表能当饭吃?
一句话把我怼回现实。
可转头她又悄悄问我:文王贡能不能退?
烟太贵,你爸一天抽三包的量,自己买心疼。
我突然明白,她也在算账:一瓶酒198,她得卖三天早点;一条烟230,我爸三天白干。
她想要的是“别人看得见”,却心疼“自己掏得累”。
我把退烟的钱折成微信红包发给她,备注:明年中秋咱们试试折现,你买自己想买的。
她没回,但把红包点了。
晚上男友问我:明年还送吗?
我说送,但只送一箱牛奶一盒月饼,再附一个红包,金额让她自己填。
他笑:不怕你妈再黑脸?
我摇头:黑脸就黑脸,反正我脸在她那儿早丢光了,得把日子捡回来。
礼到最后,就是一笔账:算得清的是钱,算不清的是人心。
明年中秋,我打算先教会我妈扫码收红包,再教她发朋友圈:女儿送的,比烟酒实在。
她点赞的那一刻,规矩就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