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反诱发脑水肿是一种常见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格外的凶险,因为病人很容易失去意识从而失去求救的机会。我本人因为经常跑去高海拔、极高海拔作死,有过好几次高反引发脑水肿前兆的经历,每次都自救缓过来了,这里把经验发出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
看了一下党岭这个女孩遇险的视频,当地气候其实并不符合“失温”的特征,但新闻报道这么说的,我也没有一手证据,只是表示怀疑。经查询,20月2日当天党岭天气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女孩身上衣物似乎并没有湿透的迹象,云量在高原属于偏多,但并没有明显阴雨的意思。
![]()
高原地区天气预报极其不准确,一方面是因为高原面积巨大,比如丹巴县,网上给出的丹巴县天气预报指的是县城,去了山上的天气是另外一回事;另一方面是高原天气变化极其剧烈,一阵风来了就是另一个天气。
这都不知道的话,去高原玩户外很容易给自己搞挂在山上。
![]()
救援现场视频里天空也是有蓝天的,一般这种情况下视频拍摄地点不大可能有降水。
可见党岭这个“失温”女孩,更有可能是急性高反引发的脑水肿,所谓“失温”的说法是以讹传讹。女孩身上衣物并不算少,也没有湿透,救援现场体温过低可能是心衰引起的低体温症。
当然现场救援的方法并没有任何问题,急性高反患者救援就几个要点:
1、保温,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体温;
2、给氧,尽快提供持续供氧,相对浓度在80%以上、流量不小于1升/分,持续时间应该一直持续。
这里再次强调一点,下面这种产品完全没有用!一丁点用都没有!只会加重高反症状!用了是要死人的!
![]()
这种所谓的“高浓缩”氧气罐,持续供氧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浓度接近100%,除了诱发氧中毒没有任何卵用,已经出现了严重高反症状的人吸这个只会加重症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用这玩意儿,这是缺乏最起码的物理学化学常识的表现。
注意:
不是“吸了总比不吸好”;
而是彻头彻尾的“吸了还不如不吸”。
急性高反救援,一定要使用高压钢瓶、高压碳纤维瓶装氧气,或者分子筛制氧机,保持80%相对浓度,持续一直吸氧。轻度高反用鼻氧管,重度高反用面罩式呼吸器。
![]()
你非要杠的话我也没办法,高压钢瓶确实比较重,不可能携带;但高压碳纤维瓶并不重,便携式分子筛制氧机也不重,有条件的话准备一套是可以救命的,救自己救他人。
![]()
记住一条原则:吸氧给氧,持续!持续!持续!
只能给氧几分钟还是高浓氧,还不如不给!
3、尽快下撤。出现高反症状之后应该立刻下撤,2800米以下海拔就基本安全了,没有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缺陷,如先天性心脏病、肺功能缺陷等等疾病,在2800米海拔基本就可以维持自主呼吸了。
急性高反重在预防,任何严重的高反发展到脑水肿这个阶段都是对大脑有不可逆损伤的,不要等到脑水肿了才放弃攀登,而是要在感觉有可能脑水肿的时候就立刻停止攀登,尽快自主/帮助下撤。
这个女孩就是不知道脑水肿先兆是什么感觉,盲目继续坚持出的事。
脑水肿先兆的主观感觉有:
1、视物模糊、蚊样斑点。视野难以聚焦,尤其是近处的物体,尝试先看远处,再看近处,你会发现聚焦困难,而且视野内边缘位置有“小东西”跟蚊子一样飞舞;
2、失去空间感立体感。脑水肿症状的人会脚步踉跄,腿脚“发软”,倒不一定就是腿脚无力,更有可能其实是失去了空间立体感,无法准确判断距离。如果你感觉不能像正常一样轻易判断视野内物体的距离,多半就是脑水肿引发的视神经紊乱;
3、听力模糊、耳鸣。听不清楚声音,持续耳鸣,以及无法理解别人的话语,都是脑水肿发生的迹象。
4、心率过高。
高原活动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心率,最好是佩戴运动手环/手表,设置心率预警警报。
比如你当时年龄的静息心率,超过2500米海拔以后每1000米海拔+20,再+70作为超警心率,超过这个心率立刻静止休息。比如说,你在2500米海拔以下静息心率是60次,到了3500米海拔静息心率应该在80次,4500米100次,在这个基础上+70就是170次。如果你在4500米海拔活动,心率超过170,就要马上减少活动量直到停下来休息,防止诱发急性严重高反。
我的经验是:
1)到了不熟悉的海拔先平躺静卧,测得静息心率;
2)+50设置一次报警;
3)+70设置一次报警。
第一次报警之后减少活动量,心率缓和会比低海拔慢很多,尽量不要触发第二次报警;如果触发了第二次报警,也不可以马上完全停止,要逐渐减少活动直至完全停止,避免出现肺部症状。
如果不慎触发第二次报警,立刻采取“吹蜡烛”式呼吸法,鼻进、嘴出,像吹远处蜡烛一样呼气,避免用嘴吸入干燥冰冷的空气,否则很容易引发剧烈咳嗽甚至是呕吐。
本来就缺氧,再来呛咳一下,一头栽倒可就再也起不来了。
高原风光无限好,做好准备也不迟。不要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就不管不顾的,出了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悔之晚矣,平时再杠都没事,跟海拔抬杠,我觉得这本身就是脑水肿很严重,跟高反不高反一毛钱关系没有,这叫“先天原发性脑水肿”。
点击查看推荐文章: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曾在西藏戍边数十年的退伍军人,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名片后台回复关键词,如“精彩推荐”、“中美关系”、“军事”、“毛泽东”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