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喀什老城转悠,碰上个维吾尔族少年,卷头发底下竟是一双蓝眼睛,让我想起老家巷口卖糖画的大爷总说的胡人后裔,第二天在吐鲁番又遇见个穿碎花裙的姑娘,她一笑露出梨涡,跟河西走廊的汉族姑娘一模一样,我就不明白了,同是维吾尔族,怎么长相能差这么多。
![]()
原来答案藏在两千年的迁徙里,西汉史书里说的丁零人,原本住在贝加尔湖边,赶着比马车大三倍的轮子车,在草原上四处走,被匈奴欺负,却意外混进了羌人、汉人、月氏人的血统,到了唐朝,他们的后人回纥人帮唐朝打吐蕃,在漠北建起汗国,可还没过一百年,840年突厥人的后裔黠戛斯趁雪灾,把他们赶出了草原。
![]()
西迁的回鹘人散到塔里木盆地,那里早有金发碧眼的楼兰人,还有面庞棱角分明的于阗人,吐鲁番的农民教游牧的人种小麦,喀什的工匠把铜器的活计传给回鹘的贵族,最特别的是高昌城里发现的文书,回鹘文旁边写着汉字,就像现在城里清真餐馆的菜单,一边是维语,一边是汉语。
![]()
蒙古西征时有个细节挺让人记得住,哈勒,一个回鹘贵族的后人,跟着军队一路到了湖南,他的后代到现在还编红柳枝当手串,叶尔羌汗国那会儿,这混杂才真正成了样子,波斯来的学者带了伊斯兰教,汉地的工匠搭了葡萄架的屋子,中亚的商队捎来了乐器,一样样都进了维吾尔人的日子,成了他们过日子的那点东西。
![]()
南疆的老人常说起,我们的血管里淌着五个太阳,说的是祖先从草原、雪山、沙漠和绿洲一路走来,走在喀什老城的巴扎,卖烤包子的摊主脸宽宽的,像蒙古人,隔壁玉器店的老板眼角往上挑,又像江南人,这样的样子,不是一天两天来的,是两千年来,人挨着人,事接着事,慢慢混出来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